广州口语

□黄小娅

鸳鸯,据说是雌雄成对,终生相守,自古就被喻为恩爱夫妻。

我国二千多年前的《诗经》就有“鸳鸯在梁,戢其左翼”的诗句,唱的是鸳鸯相依并栖在梁上的情景。

明代粤歌:“柚子批皮瓤有心,小时则剧到如今。头发条条梳到尾,鸳鸯怎得不相寻?”柚瓤有心,两小无猜,一对青梅竹马的热恋青年,向往成为白头偕老的“鸳鸯”。

鸳鸯成双配对,着眼于此,人们将对称的两个事物冠之以“鸳鸯”。如合体同鞘的两把剑叫“鸳鸯剑”;成对的瓦是“鸳鸯瓦”;两灯并立叫“鸳鸯灯”;“鸳鸯桃”乃因桃子“结实必双”而名;一蒂而结双梅叫“鸳鸯梅”。

广州人夏季消暑爱饮用的“金银花”,因花有黄白两色而名;又因两花对开,成对结双,金银花还有“鸳鸯花”的美称。同一事物,两个名称,就在于其着眼点不同,命名上也就有别。

从外形上看,雄鸳鸯羽色绚丽,嘴红色,脚黄色;雌的体形小,嘴灰黑,苍褐色的羽毛暗淡无光,远不如雄鸟艳丽夺目,雄雌差异如此之大,以至于广州有句老话:“识者鸳鸯,唔识者两样”(了解的就知道是一对鸳鸯,不了解的则以为是两种不同的鸟儿)。广州话的“鸳鸯”就在这“两样”不相同的特征上有了独特的意义。

凡两个事物不配对或者不相同,广州人说“鸳鸯”,与传统使用的意义正好相反。口语里常跟事物名词组合,如为追求衣服款式新异,用不同花色的布料缝制成的衣袖叫“鸳鸯袖”;不配对的袜子说“鸳鸯袜”;长短不一的两根筷子称“鸳鸯筷子”。街头上常见一些少男少女,为表示与众不同,系的鞋带是“鸳鸯”的。

这个意义的“鸳鸯”在食物名称上尤为多见。在香港茶餐厅里,一声“唔该,鸳鸯!”侍者立马端上餐席的是一杯咖啡和奶茶混合而成的饮料。冰室(冷饮店)里的“鸳鸯雪糕”,指两种不同颜色或不同味道的冰激淋。

广东小吃马蹄糕(用荸荠粉做成的点心),蒸熟后趁热快速铺上蛋面浆,制成的糕点因增加了蛋花纹而称“鸳鸯马蹄糕”;用玫瑰和桂花煲炖的“鸳鸯花炖蹄筋汤”;焖饭用两种不同香肠的“鸳鸯肠饭”;猪肉和牛肉剁成馅儿包的形如饺子的“鸳鸯角”;中秋佳节的“鸳鸯月饼”,小盒两个装,一个五仁、一个莲蓉。

这种命名方式也影响到了一些在穗的外地菜名。广式“鸳鸯鱼”是用不同的方法烹制同一条鱼:鱼头部分用糖醋五柳油炸,甘香酥脆,鱼尾是豉油王(顶级酱油)清蒸,鲜嫩可口。

今川、湘菜馆将鱼切分为相连的两边,一边铺上野生青椒,另一边是鲜剁红椒,其制作方式与广式的完全不同,也称“鸳鸯鱼”。湘菜馆用红、绿两种辣椒烹制鱼头,入乡随俗,取名“香辣鸳鸯鱼头”。四川“鸳鸯火锅”盛装的是清汤、红汤两种卤汁。

“鸳鸯”在语言中的不同用法,反映的是人们对这种鸟的认识。用于表示配对成双的事物,是因为人们认为“鸳鸯”是“匹鸟”,两两相依;用于不配对或者不相同的事物,是因为雄雌鸳鸯的外形大相径庭,侧重点不同,造出的词语就各具特色。然而,无论着眼于哪个方面,又都统一在成双结对的“鸳鸯”上。

新春之时,商家出售的“鸳鸯双宝礼盒”,内装腊肉、香肠各一包,既相异又配对;将鲜蚝切分两半,一半加芝士热焗,一半用脆酱面粉油炸,既成双而又味不同,谐音名为“好事连连鸳鸯蚝”,喜庆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