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前几天,一位35岁的女性来门诊咨询。她说:“我和丈夫结婚7年了,婚后丈夫对我非常好,几乎是百依百顺,家里的经济来源也主要靠他。”她话锋一转,继续说:“但不知是不是我太追求完美了,总爱拿自己老公和别人的老公比,比如嫌他有大肚腩,不如人家的老公身材好,觉得他学历不高,说话没水平,上不了大场面等。”
这样的心态让她心情很不稳定,遇到小事常迁怒于丈夫,甩脸子、说刺儿话,可过后又会后悔。她也为自己的不知足感到愧疚。有一次,她老公终于忍无可忍地说:“我已经很努力了,如果还不能让你满意,咱们就离婚吧,你再找个比我好的。”她苦恼地问:“我该怎样克服攀比的心理,踏踏实实地过日子呢?”
攀比是人类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比”就是比较,没有比较就分不清人与人、物与物、事件与事件之间差别,也无法做出好坏、优劣的选择与判断,所以“比”是没有任何贬义成分的正常心理过程。而加了前缀“攀”字后的“比”却有了些贬义,暗指没有积极效应的羡慕、嫉妒、恨。攀比总是用来描写那些没有实力的人,在不肯接受平庸现状时出现的一种不太健康的心理过程。攀比不是仿同(向优秀者学习、模仿),更不是自我成长的原动力,它是一种消极的心理过程,会过多地消耗心理能量,导致抱怨、迁怒、焦虑、自我放逐和自卑感的产生。
这位妻子说她的攀比心源于完美欲的性格特点,实在是有点自我美化。人有完美欲不是坏事,会鞭策自己变得更好,但完美欲只能适度地用于自我,没权利去要求别人。要求别人完美,特别要求有亲密关系的人要完美,是不可能实现的贪念,这种贪念既伤害亲密关系,又会让自己感到很挫败。因为人在成年后,特别是进入社会后,性情已经定型,能力已经锁定,不会再出现质的变化或提升。
所以,她因对丈夫的“完美要求”无法达成而带来的痛苦是自找的,原因是她对自己不自信,缺乏自我认同的素质,也就缺少创造与感受幸福的能力,导致“身在福中不知福”。
笔者要直言不讳地对这位女士说:你老公也许为了爱,也许是畏于你的强势,一直在迁就你,努力为你做出某些改变,但他的改变永远满足不了你的心理要求,这不是他的错,而是你的错。有本事你当年找个像马云一样的“潜力股”。可话又说回来,一则你没有那样的眼光或魄力,二则你也许配不上“潜力股”的智商与情商,三则如果你真要嫁给这样一个“潜力股”,当他成为“绩优股”时,说不定他早就“孔雀东南飞”了。
女人在拿自己老公和别人老公对比时,往往看到别人家光鲜的日子就以为那才是真正的“好日子”,却不知道他们可能在用“光鲜”掩饰着别人看不到的“痛苦”。不要攀比那些幸福满满的女人,如果她真的嫁得好、老公棒,那也是因为她天赋高、眼光好、心态佳和付出了更多努力。如果女人不能接纳自己,即使她有不错的经济基础,也难以拥有幸福的家庭,因为不满足、高欲望是吞噬人类幸福最致命的毒药。
所有怀有这种心态的女人,都应记住一句话:以后别拿自己老公和人家老公比,有本事拿自己和人家比!
中国性学会理事、北京回龙观医院性心理门诊主任 邸晓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