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交方言考略
郝天昌
古交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方言的深厚内涵;古交的悠久历史,孕育了方言的博大精深。所以古交方言更具特色,也更为丰富。发掘它,呵护它,便是我辈的义务与责任。遗憾的是,对于方言的研究却不尽人意,别字、曲解随处可见,比如,饭店将“饸饹”“写作”“河捞”,街上出售的特色食品“油蠠”写作“油面”;村名“乞伏沟”、“破六韩”写作“七佛沟”、“破罗汉”等等,严重地诋毁了方言的本来含义。
可幸的是,退休教师覃海才,退休干部周才元,这两位“才子”还真对古交方言颇有见地,尤其是覃海才先生,对方言研究很有建树,现将他俩的研究成果及我平时的些许积累草草成文,以飨读者。
一、古交方言中常见的生僻字书写及规范
1、食品名称:
① 饸,hé,读音“河”;饹lāo,读音“捞”。释义:北方一种用莜面、山药面等轧成的长条面食。
② 油蠠,mǐn,读音“敏”。释义:油炸的一种冷食,其形酷似虫状。
③ 栲kǎo,读音“考”;栳lǎo,读音“老”。释义:原本是用竹子、柳条编制成的一种用具,其形象“笆斗”,它是多义字。后来,将人们用莜面精工细作的传统风味面食,因仿制笆斗形状制作,故名。
④ 尜gá,读音“嘎”,搓搓。释义:用手将面搓成的中间大、两头小的一种面食,俗称圪弛弛。
⑤ 饧xíng,读音“形”。释义:多义字。其一,用麦芽发酵后熬制的糖稀,亦称饴糖;其二,将面和起,用湿布盖上,让其静置一段时间,口感更筋道,称为“餳”xíng。而发面让其蓬松,称为“醒”xǐng。
⑥ 糁shēn,读音“深”。释义:谷物碾成碎粒,如玉米糁糁,俗称“苞米生生”。
2、器具
① 铁铫diào,读音“吊”。释义:一种厨具,一般用来炒菜。
② 节箅bì,读音“闭”。释义:蒸锅中的竹屉,也泛指有空隙而能起间隔作用的器具。
③ 笊zhào,读音“照”;篱lí,读音“离”。释义:用竹篾、柳条或金属絲等编成在水中捞东西的漏勺。
④ 韛bài ,读音“败”。释义:旧时打铁用的风箱或皮制鼓风机。
⑤ 篓箢yuān,读音“渊”。释义:用竹篾编成盛东西的器具。
⑥ 笸pǒ,读音“箥”;箩luó,读音“罗”。释义:用柳条或竹篾编成的器具,如炒面笸箩。
⑦ 袜楦xuàn,读音“炫”。释义:做鞋或补袜子等用的模型。
⑧ 褡dā,读音“答”;裢lián,读音“联”。释义:一种长条形的口袋,小的挂在腰上,大的背在肩上。旧时,常用褡裢送嫁妆。
3、动物名称:
①
sáo读音“骚”; hú,读音“胡”。释义:山羊中的公羊,同“臊胡”。
②
gē 读音“哥”;羝dī,读音“低”。释义:绵羊中的公羊。
③ 兕sì,读音“四”。释义:母牛。
④ 骒kè,读音“刻”。释义:母马,俗称kuò马。
⑤ 草cǎo。释义:多义字,其中之一解读为雌性的家畜,故有“草驴、草鸡”之说。
⑥ 羯jié,读音“接”。释义:阉割过的羊。
⑦ 䍫tuó,读音“驼”。释义:无角羊。
⑧ 螽zhōng,读音“钟”。释义:圪螽,指一种昆虫,身体为绿色或褐色,引伸为蝗类的总称。
4、身体部位
①
(㞘)dū,读音“独”。释义:屁股。
② 尿脬pāo,读音“泡”。释义:多义字,作为名词指膀胱,还可作为量词,如尿(屙)一脬。
③ 靥yè,读音“掖”。释义:酒窝,笑时面颊上出现的小圆窝。
④ 黡yǎn,读音“掩”。释义:指黑色的痣。
⑤ 囟xìn,读音“信”。释义:婴儿头顶骨未合缝的地方。
⑥ 得老。释义:指人的头。
5、行为类
① 呟juǎn,读音“卷”。释义:骂人。
② 涴wò,读音“渥”。释义:弄脏,把衣服涴了。
③ 灺xiè ,读音“谢”。释义:火熄灭了。
④ 䠪duàn,读音“断”。释义:追赶。
⑤ 擤xǐng,读音“醒”。释义:捏住鼻子用气排出鼻涕,俗称xǐ鼻涕。
⑥ 敩xiào,读音“肖”。释义:教导 效法,例:学手艺。
⑦ 绾wǎn,读音“晚”。释义:系,盘结。
⑧ 缀zhuì,读音“坠”。释义:补缀,缝缀。
例:把扣子缀上。
⑨ 缏biàn,读音“变”。释义:多义字,一是用麻、麦秸编成像辫子的物品;二是用针线将宽大衣服缏起。
⑩ 缯zēng,读音“增”。释义:绑起,扎紧;
11 厾dū,读音“督”。释义:用指头或棍棒轻轻击点某部位。
12 䌁yāo,读音“腰”。释义:用草编制的绳子。
13 踒wō,读音“喔”。释义:足骨折,扭伤,泛指手脚猛折,筋骨受伤。
14 崴wǎi,读音“外”。释义:腿足扭伤。
15 耩jiǎng,读音“讲”。释义:耕地,俗称jia地。
16 鞴bèi,读音“备”。释义:将鞍辔鞴在驴马身上。
17 劁qiāo读音“桥”。释义:阉割猪。
18 骟shàn,读音“善”。释义:割去牲畜的睾丸。
19 攒cuán,读音“传”。释义:多音字,一是聚集拼凑;二是读作zǎn(攒),指储蓄,把钱攒起来;三是读作zuàn(钻),穿孔。
20 劗jiǎn ,读音“剪”。释义:把木料解开。
21 㧅dāo,读音“刀”。释义:折腾,捣登。例如:㧅米。
22
nǔ,读音“努”。释义:搬挪, 嘴。
23 掬jū,读音“居”。释义:捧,例:掬一把土。
24 搲wǎ,读音“瓦”。释义:舀,例:用碗从坛里把米搲出来。
25 掴guó,读音“锅”。释义:用巴掌打人耳光,例:搧你一掴。
26 㳄hán,读音“寒”。释义:流口水,同“涎”xián,例如流㳄水。
27 揻wēi,读音“威”。释义:俗称wō,把细长的东西弯曲。
28 剋kè,读音“客”。释义:打、骂、申斥,如剋打人。
29
chēng ,读音“撑”。释义:吃的过饱。
30 瞠chēng,读音“撑”。释义:瞪着眼睛直视对方。
31 馓sǎn,读音“伞”。释义:多义字,油炸食物,例:馓子(炉馓);作为动词用,如馓油糕。
32 眊mào,读音“帽”。释义:悄悄看人,例:圪眊。
33 奓zhà,读音“炸”。释义:遇到惊吓,头发炸开。
34 擸là,读音“腊”。释义:把粮食粗略地磨一下。例:擸豆子。
35 攉huō,读音“活”。释义:用铁锹把东西铲到一边。
36 咥dié,读音“蝶”。释义:咬,狼吞虎咽。例:咥了一碗面。
37 揿qìn,读音“沁”。释义:用指头快速有力地按下或捏住某物,指按压或挤压的动作。
38 瞭liào,读音“料”。释义:远望、看望。
39 踅xué,读音“靴”。释义:寻找,搜寻,分析或惦记。例:踅摸。
40 㪙kuò,读音“扩”。释义:击打。例:㪙了你一棍子。
41 壅yōng,读音:“拥”。释义:把土或肥料培在植物根上。例:壅了一把土.
42 擩rǔ,读音“汝”。释义:插,塞。例:擩出拳头打人。
43 酹lèi,读音:“泪”。释义:把酒洒在地上祭奠。
44 颬hā ,读音“哈”。释义:呵气。例:冬天手冻了,用嘴颬出气来暖手。
45
cāo,读音“操”。释义:衣服沾上泥或其它东西。例:衣裳 上土了。
46 揞ǎn,读音“俺”。释义:用手指把药粉敷在伤口上。例:揞炒面。
47 搛jiān,读音“尖”。释义:用饭铲搛饭。
48 牴dǐ,读音“底”。释义:指牛羊用角相顶。
49 摞luò,读音“骆”。释义:把物品重叠地放置在一起。例:把砖头摞起来。
50 滗bǐ,读音“比”。释义:滤去渣滓,把液体倒出来。例:把菜里的水滗净。
51 叨dāo,读音“刀”;歇xiē,读音“些”。释义:休息时间聊天,讲故事。
52 趖suō,读音“缩”。释义:俗称sáo,指走得很快。例:他趖趖地走道。
53 咵kuǎ ,读音“垮”。释义:说话口音不纯正。例:他说话咵咵连连。
54 渳mǐ,读音“米”。释义:多义字,解读之一为饮,即饮少许水润嗓子或品尝其味。例:渳冰糖。
55 荷hé,读音“何”。释义;背、扛、拿、负担。例:把东西荷起来。
56 道行 héng,读音“恨”。释义:多音字,这里指一个人在道德修养,精神追求或艺术造诣上达到了较高的境界。
57 轧zhá,读音“闸”。释义:多义字,其一,轧断,轧钢;其二,yà,读音“压”,辗,滚压,排挤,轧道机;其三,gá,读音“噶”,轧帐。
58 搋chuāi,读音:“揣”。释义:以手用力压和揉。例:搋衣服及搋面。
59 搦nuò,读音“诺”。释义:握,持,拿着的意思。例:他搦了一把米。
60 圪谄chǎn,读音“产”。释义:给人撒娇,嗲声嗲气地缠着人。
6、其它
①
糊hú,读音“胡”。释义:稠粥。
②
碜chěn,读音“碜”。释义:食物中有砂石。
③ 䞍qíng,读音“情”。释义:接受,俗称jìn 。例:䞍等你一个人的啦。
④ 酽yàn,读音“宴”。释义:俗称niàn,颜色深,汁浓,味厚。例:泡得茶酽了。
⑤ 硌gè,尥liào,读音“圪料”。释义:形容一个人的性格古怪。例:他的硌尥脾气改不了。
⑥ 硌gè応yìng,读音“硌应”。释义:讨厌,不舒服,令人恶心,俗称圪依人。
⑦ 碜chěn,读音“沉”。释义:多义字。其一为难看、丢脸。例:寒碜。
⑧ 奤pò,读音“破”;夿bā,读音“巴”。释义:小孩的屎粑粑。
⑨ 袼gē,读音“哥”;褙bèi,读音“贝”。释义:用破布块重叠粘成的片子,一般用来制作鞋样。
⑩ 苶nié,读音“聂”。释义:疲倦的样子,反映迟钝。例:那人苶苶悟悟。
11 暄xuān,读音“宣”。释义:物体内部空隙多而松软。例:面发的暄起来了。
12 囸rì,读音“日”。释义:日能,有本事,有能耐,能干,灵巧。
13 谝piǎn,读音“偏”。释义:夸耀,炫耀。例:他经常在人面前谝自己的一件珍贵物品。
14 趸dǔn,读音“盹”。释义:把东西整批买下。
15 坌bèn,读音“笨”。释义:尘土,引申坌了眼。
16 鼟tēng ,读音“腾”。释义:形容鼓声。
17 䙌kuì,读音“愧”。释义:用绳子拴成的结,称为活䙌子。
18 瞽gǔ,读音“鼓”。释义:俗称kú,眼睛失明。例:你瞎瞽眼了。
19 謇jiǎn,读音“俭”。释义:指口吃,俗称结咯子。
20 気qì,读音“气”。释义:剩饭变味,俗称饲気。
21
gū,读音“孤”; duī,读音“堆”。释义:形容身材矮小,不雅观,俗称圪堆打蛋。
22 冚kòu,读音“扣”。释义:用大盆冚住小盆。
23 恓xī ,读音“西”;惶huáng,读音“皇”。释义:可怜的样子。
24
玍gē,读音“圪”; biān,读音“边”。释义:稀泥经太阳暴晒呈斑裂状。
25
xiǎn,读音“显”; shèn,读音“慎”。释义:栽在地里的树木,根深叶茂,影响庄稼生长。
26 靛diàn,读音“电”。释义:一种有机染料。
27 搿gé,读音“阁”。释义:合伙,搭伙。例:那人不搿股。
28 㧾hū,读音“忽”,煽shān,读音“扇”。释义:击打。
29 靿yào,读音“耀”。释义:长靿袜子,高靿鞋。
30 囫hú,读音“胡”,囵lún,读音“伦”。释义:完整,整个。例:囫囵吞枣。
31 踀chuò,读音“龊”。释义:多义字,其中之一为从上到下慢慢用脚摩擦地面,一点一点往下滑。俗称踀溜。
32 咶guā,读音“刮”。释义:喧扰,吵闹。例:外面声音太大,咶得一夜睡不好觉;娶媳妇响工咶喜房。
33
㗏wài,读音“外”。释义:表示远指,相当于“哪”,例:㚈是啥呢?
34 洇yīn,读音“因”。释义:墨水着纸向周围散开。例:这种纸写字不洇。
35 麻籸shēn,读音“申”。释义:麻子、芝麻榨油后的渣滓。
36 邪yé,读音“爷”。释义:多义字,这里指骂人,如:球莫邪。
37 和hú,读音“胡”。释义:多音字,有七种读音,其中之一读hú,即打麻将赢了,称为hū啦。
38 喷嚏tì,读音“剃”。释义:鼻粘膜受刺激致鼻孔喷气发出的声音,即打喷嚏。
二、古交方言的起因与演变
1、称谓:
① “大”。称父亲为“大”的由来,鞑,鞑鞑,元代时蒙古人的自称。《元典章·刑例》有:“达达偷头口一个赔九个,汉儿偷头口一个也赔九个。”这里的“头口”,指大牲畜,“达达”,即鞑鞑(靼),“汉儿”显然是指汉人。在元朝统治期间,蒙古人与汉人相互融合,公平相处。后来“鞑鞑”演变为“主人”的意思,即一家之主,进而派生出父亲的含义。至今,古交地区甚或阳曲等地,仍称父亲为“鞑”,即“大”。
② “佬”。称叔父为“佬”的由来。古交北梁一些地方称伯父为“大爷”,而称叔父为“佬”,常以大小排行依次称为“二佬”、“三佬”、“四佬”等。据《乐府诗集·横吹曲辞》记载:“…公死姥改嫁,孤儿甚可怜。”这里的“姥”是指母亲,后来,“姥”演变为母亲的母亲,而母亲之“姥”衍生出了其他长辈的称谓。因此,就将叔父称为“佬”了。这一称谓不是以中国宗法文化为传统的汉族语言,也是由北方少数民族称谓演变而来的。
2、村名
《太原府志》载:“孝文山,在县西北一百六十里。此山乃魏道武牧马之地。故本县〈交城〉有马兰川、牛栏川,及边有达奚、乞伏、破六韩三村之名。”可以看出,北魏鲜卑族统治时期,因发展了汉建牧苑的规模,故而衍生出了“马兰川”即现在的屯兰川,“牛栏川”即现在的大川。而“乞伏”、“破六韩”,本是鲜卑族的两个分支,因“乞伏”与“七佛”谐音,故后来讹传为“七佛沟”;“破六韩”之“六”,俗称“陸”,“韩”与“汉”谐音,亦被讹传为“破罗汉”。因此,“七佛沟”与“破罗汉”应为乞伏氏与破六韩氏首立之村名。值得一提的是,讹传的终究经不起推敲,如仔细想想,一个小山沟里,能同时塑有七尊佛像吗?一是古交文献中没有记载,二是古交乃至周边地区也无此先例。而用破罗汉取村名,这是对尊神的不敬,故也不可信。
3、牲畜
① “头口”。《元典章》里所指是大牲口。用“头”称量马牛,汉语早已此用法,用“口”称量猪,也见于《晋书》的记载,而头与口联合起来指称牛马一类牲口却不合汉语的规矩。《元典章·刑例》中就有“鞑鞑偷头口”的记述,故“头口”即源于蒙语,自元代才出现。至今古交及太原地区仍在沿袭这一用语。
②
“臊胡”。指公山羊为臊胡,这也是蒙语的沿袭。自今,古交人还将好性骚扰的男子称为“臊胡”。
3、果蔬类
我国不少物种带有“番”、“西”、“胡”、“洋”等字的称谓。它们都渊自“番邦”,即西域地区。带“番”的有“番茄”、“番椒”等;带“西”的有“西红柿”、“西洋参”等;带“胡”的有“胡萝卜”、“胡芹”、“胡麻”、“西葫芦”等;带“洋”的有“洋葱”、“洋山药”、“洋芋”等。“番”一般指外国或外族,俗称“洋人”;“胡”一般指北方的少数民族,俗称“胡人”。史学家认为,“胡”系列植物大多为两汉两晋时由西北陆路引入;“番”系列植物大多由宋、元、明时期由“番舶”(外国船只)带入;“洋”系列植物大多由清代乃至近代引入。不难看出,这些“胡姓”、“番姓”、“洋姓”等物类,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
4、礼仪习俗
① 圐圙。圐圙,原写作“库伦”,即风圈,为蒙古语,本指在草原上被简单围起来的圆形草场。元朝统治中原以后,这个词吸收到汉语中来,泛指被围起来的一小块平地,有的圈羊,有的喂猪,有的堆积肥料,有的还种些小菜。后来延伸到生日礼品上,有围住孩子的意思。俗有“九石榴一佛手,守住爹娘永不走”的说法。这是用白面加工蒸制的直径约一尺许的小孩生日面塑礼品。圐圙面脊上特别有九个石榴和一个佛手。石榴是吉祥果,寓意多子多福,蕴含着道教文化的内涵;佛是佛教界的最高尊神,法力无边,可佑孩子健康成长,蕴含着佛教文化的内涵,可以看出,一个圐圙,蕴含着民族融合文化,道教文化与佛教文化的深刻内涵。
② 鞘鞘。这也是小孩的生日礼品。源于民间桃花女的传说。在真武大帝庙内,两旁有金童玉女的神像,金童俗称为“周公”,而玉女俗称为“桃花女”。相传,真武大帝在昆仑雪山修道时,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遂用戒刀剖腹洗肠,昏迷过去,后来被仙长搭救于道观修行。而他的刀鞘即遗失在原地。经过千年日月精气的锤炼,戒刀修炼成一个阳体;刀鞘修炼成一个阴体。后来王母娘娘诏刀鞘上天,管理番桃园,成为桃花仙子,而戒刀被太上老君诏为炼丹童子。很长时间后,戒刀私自下凡,投胎到商朝一位周姓诸侯门下,名周乾,后袭父职,人称周公。与此同时,桃花女奉玉帝之命下凡,做了任太公的女儿,名叫桃花女。周公与桃花女法术都很高明,民间传说他俩斗法的故事很多,但是桃花女技高一筹。他俩斗得你死我活,不可开交,最后真武大帝出面,道出了他们的身世,遂将他俩收为周、桃二元帅。周公称为“金童”,桃花女称为“玉女”。由此可知,鞘鞘本是桃花女的化身,桃花女法力无边,戴上它一切邪气、妖孽不敢上身,可使孩子健康成长。
③ 天毛辫,马鬃鬃,猪耳朵。孩子出生后,为了使孩子健康成长,往往要在孩子的头顶部留有一缕头发,俗称“天毛辫”,意让神灵牢牢拽住,不使走失。有些孩子还在前脑留一撮头发,俗称“马鬃鬃”,在两耳侧部留一撮头发,俗称“猪耳朵”,意在将孩子比作“马”“猪”等动物,以使孩子容易成长。这些头发一直留到孩子十二岁时方可剃掉,以示孩子已经长大成人。这一习俗源于蒙古人。我们可在电视剧中看到蒙古人的这一习俗。
④ 猪尾巴。孩子出生后,要在后脑勺留一小撮头发,俗称“猪尾巴”。这一习俗缘于满族人。清代时,成年人都要在后脑勺部留一条长长的辫子。这一习俗主要渊于满族人崇尚萨满教,认为头发生长在头顶,离天空最近,被视为灵魂定居的地方,非常神圣。进关后,满族人接受了汉族的孝悌观念,将头发视为父母所给,不可随意剪去或毁坏。因此,留辫子也是民族融合的一种文化现象。
⑤ 离窝。出嫁女,晚上十点以后有“离窝”的习俗,即从自己家中来到村中旁姓人家过夜,俗称“坐炕”。这一习俗源于元代。那时俺答人统治,凡是出嫁闺女,他们都要抢来过夜,第二天才让姑娘回家。为了逃避厄运,出嫁女选择了事先离开家中,这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后来,相沿成俗,时至今日,古交一些地方仍有“离窝”的习俗。
⑥ 烧七。按照佛教“七七斋”和“十王斋”的丧俗说法,人死后,依次从一七乃至七七、百日、一周年、三周年,必须请十殿阎王检察,同时作斋祭祀。一七请一殿阎王,依此类推,三周年请十殿六道轮回阎王。修此七七斋,可往生静土,如果修不满十斋,则不得往生静土,若缺一斋,则亡人留连受苦,不得出生。根据佛教说法,人死后,有一个中阴期,这个时期为四十九天,在这个中阴期内,灵魂在阴间要寻求托生,以七天为一期,若七天过去,仍没有托生,则继传七天,一直到七个七天为止,必托生一处。这就是“烧七”的由来。十王斋期满后,也就是过完三周年,由六道轮回王发派到托生之处。(道教亦有祭送亡灵“三魂七魄”之说。)
⑦ 油蠠。古交特色小吃油蠠的制作历史悠久,渊于春秋时期“寒食节”,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相传,晋国大夫狐偃为悼念患难之交介子推,遂在家乡制作了一种“冷食”,名曰“油蠠”。旨在为介子推招魂引魄,因其形状酷似蝴蝶,故写作“蠠”,读音“敏”,谐音“命”,民间“灵魂化蝶”的传说即缘于此俗,后来人们将油蠠演绎为祭祀祖先和神灵的贡品。直至今天,古交地区仍沿袭着新婚媳妇在供桌上偷吃油蠠可开怀生子的习俗。因此,油蠠也成为了传宗接代,子孙兴旺,家族吉祥安康的象征。
⑧ 栲栳栳。莜面栲栳栳是山西十大面食之一,其工艺讲究,成形美观,口感筋道,深受人们青睐。民间有“羊肉臊子蘑菇汤,一家吃着十家香”的美誉。还有“四十里莜面三十里糕,十里豆面饿断腰”的说法,是讲莜面耐饥,深受劳动人民的钟爱。其制作方法有三大诀窍:一是沸水和面,二是快速搭卷,三是掌握火候。
栲栳栳的做法缘于隋唐时期。相传隋炀帝杨坚偏信奸佞之言,要立次子杨广为太子,唐国公李渊力谏不讷,被贬为并州留守,途经灵空山时,借宿古刹盘谷寺,老方丈盛情款待,将莜面“蜂窝筒筒”端了出来,李渊吃后,顿感神清气爽,赞不绝口。李渊父子太原起兵时,就用这种面食犒劳三军,一举建立了大唐王朝,这样面食就由“犒劳”演变成“栲栳栳”了。
李渊当了皇帝后,便命老方丈到五台山当了住持,老方丈带领众僧赴任途经静乐县时,时莜麦初收,便把“蜂窝筒筒”的制作工艺传给了静乐人,这就是静乐(娄烦)莜面享誉全国的由来,随后就传遍了晋、陕、蒙、冀、鲁广大北方地区。后来人们发现因“犒劳”与“栲栳”谐音,而栳是植物的泛称,栲栳是指用竹篾或柳条编成的盛物器具,其形酷似“蜂窝筒筒”,因而“莜面蜂窝筒筒”“犒劳”就随之演变成“莜面栲栳栳”了。
莜面栲栳栳不仅是人们改善伙食、招待来宾的美食,还成为“正月初五迎请财神”,“正月初十祭祀十王爷”的节日礼品。
5、古白话
① 得老。古交人称“头”为得老,太原很多地方也是如此称呼。《说文通训定声》和《同源字典》综合考察认为“今晋语的‘得老’即源于‘髑髅’”。髑(独)髅一般解释为头骨。《玉篇·骨部》“髑髅,头也”。很久以前,髑髅解释为死人的头盖骨,而与之近似的骷髅解释为人死后只剩下包括头骨、脊椎、肋骨、骨盆、四肢等全身的骨骼。后来髑髅演变为“得老”或“得脑”,而骷髅亦演变成一些地区专指头部的方言。
② 圪都。古交人称拳头为“圪都”。古白话里“骨都”一词专指皇帝銮驾中的一种兵器,锤像蒜头,又像拳头,称为“金瓜”。俗称“骨朵”或“骨都”。《宋史·仪警卫》记载:“御龙骨都子直二百二十人,执警骨朵充警卫”,后来,因这种兵器形状如拳头,加之太原地区多用“圪”字,就逐步演变成“圪都”了。
③ 眊。眊,指看一看的意思。古晋阳方言时代就有这个单音词。《孟子·离娄上》:“胸中不正,则眸子眊。”当时这个“眊”的释义为“看不清”。后来演变为圪眊,即悄悄看人。
④ 荷。今太原地区包括古交,将“荷”解读为“拿”的意思,晋阳方言时代,就出现了“荷”字,解释为“扛、担、拿”。《列子·汤问》“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这里“荷”为“扛”的意思;《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蒉”为土筐。这里的“荷”解释为“拿”。演变到今天,“扛、担”消失了,就只剩下“拿”的意思了。
写罢此文,颇有感触,受益良多。古交方言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既是印刻在心灵深处的“乡愁”,也是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探讨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权当抛砖引玉。诚望相关部门召集相关人员,较系统地编撰一本“古交方言规范”或“古交方言大全”,必将古交幸胜,古交人民幸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