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丨杨宏
作者简介:
桡哲,独立学者。10余年来,致力于东岳哲学的革新、研究、传播和发展。
著有原创哲学理论:“外在生存结构论”、“群团化分工论”;《三大起源通论》(含生命起源、意识起源、社会起源);心理学基础理论《狭义心理学》、《物演人格论》;哲学通史《物演哲学史》;美学基础理论《物演美学论》。
应前美的本质:应前驱动
“应前美”其本质是为了快速调动你“心理波动”达到顶峰。
从而让你产生趋近对象行为的“神经生理反应”,进而简约高效的选择出你所需的依存对象。
但这种造成“心理波动”上扬的“神经生理反应”不仅包含生存资源和繁殖资源吸引引发的趋近行为,还包括诸如恐惧,紧张的心理状态,它使得你的身体机能被充分调动以快速展开你的趋离行为,从而获取足够的对象和应对各种危机。
由此可以说,“应前美”其实是属于“应前驱动”的一种,即除“美”的感受之外,还有“好奇”、“丑”、“恐惧”、“紧张”、“愤怒”等主观感受造成的对主体行为的调动。
而“应前驱动”其实指向的是对象对主体产生的主观感受,进而造成对“趋近或趋离”行为的调动,即根据主观感受使其主体产生趋近和远离的行为,是一种基于情绪中枢达成的选择方式。
【关于行为的产生原因,是心理学一直探究的问题,但是行为本身绝无法仅在人类或中高等动物的范畴去认知,而必须结合整个生物历程去理解行为的发生。
为了简单理解起见,这里将行为粗略分为三类:
第一是趋性行为,它是被动定向行为,譬如趋光性、趋热性、负趋地性、膜表面受体引向等等,这也是单细胞生物必须遵循的个体存在的基本运动法则,即其运动是被自身的生存原则或自然约束的。而对于多细胞生物中的单个细胞运动法则则是受到多细胞生物中各个组织、器官、系统的约束的,即唯有遵守自然运动法则或整体运行法则约束,其个体的单细胞生物才能得以存在和存续。但无论是那一种,其本质都可以划归到趋性行为的范畴,也是无意识的范畴。
第二是情绪行为,情绪行为发生在多细胞中高等动物阶段,此刻的动物已经尽量减少无效的随机运动,而是更多依靠是判别求断来决定自己的定向行为,这个判别求断的基准就是依靠表达在中枢系统上的“意向情绪”来达成的对依存对象的判别求断,这是一种基于生物体质性状的组织、器官、系统的“本能反应”,而且这种行为其实也是中枢神经系统与各个肢体、器官的协同链接;
第三则是推理行为,也就是到了人类阶段,不能再完全依靠“直观情绪”的判别求断,而是依靠经验推理、逻辑推理的方式来决定自己的行为,以获得自身所需的依存条件。但事实上,无论是经验推理还是逻辑推理,最终都还是需要回到先天本能的情绪行为原理中,这是人类无法根本脱离的原始机理,即一切推理行为都是以“情绪”为指向,由此才能达成对“对象”的识辩。
可见,这类基于对象引发主体感受产生趋近或趋离的主动定向行为,其实偏向中枢神经系统越是发达的中高等生物阶段才具备的,即你会发现越是高等的生物你就越能判断其运动方向,而越是低等的单细胞生物、低等多细胞动物的运动方向就越随机,你甚至根本无法百分百预知它的下一步走向,无论在你看来它的下一步可能走向是有多么危险。
譬如在腔肠动物门才逐渐形成辐射或两辐射对称的身体结构,虽然只有上下之分,没有前后左右之分,但是可以开始进行规律而非定向的运动,而这能进行规律的行为,则可以说是主动“行为”开端,而在此之前的单细胞生物,扁盘动物门则要么是被动的趋光性、趋热性被动定向行为,要么就是类似分子布朗运动的随机行为,没有任何的规律可言。而直到着重依靠视听信息以及神经系统较为完善的中等的脊索、脊椎动物才逐渐有了基于主观感受的定向趋近、趋离行为。】
所以,面对一个直观经验中的对象,对于越是中高等的动物而言,无非会有三种行为:
其一是这个对象有利于主体,主体就会趋近这个对象;
其二则是这个对象有害于主体,于是就会“逃避或远离”,即趋离这个对象(当然,除了趋近和远离的行为之外,还有因为恐惧而原地呆滞,以及对喜欢对象的远离行为,其实也可以归纳到远离行为的范畴);
其三则是因为这个对象无利害关系而直接忽略。这个趋近和远离的主观定向行为,就是通过对这个“对象”形成的主观感受来达成。
譬如“对象”导致你趋近的异性和生存条件的“应前美诱惑”、对未知事物的“好奇”等等,都是通过触发你的“应前驱动”对应的“主观感受”从而决定你的趋近行为。
再譬如,当你遇到蛇、狮子等丑恶的动物向你袭来,以及当你处于悬崖边,巨石旁等,你都会不自觉产生一种畏惧的心理,这种主观感受就必然会使得你产生“远离”或“逃避”的趋离行为。
即,应前驱动着重的是一种先天维系自身生存的自然感受,它使得你产生出得以维护你生存和存续的直接趋近和趋离行为。
摘自桡哲《物演美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