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家族的衰败正印证了那句话:一朝天子一朝臣。雍正与康熙执政风格完全不同,这就注定了曹家的最后下场,这就是中国古代的宫廷游戏。即使不犯错,曹家都难以幸免,何况污点满身呢?
1、曹氏五代
曹氏本是大明驻守辽阳的下级军官,到了曹雪芹的高祖曹振彦时,大约在大明天启元年、后金天命六年(1621年),归属了后金。最早曹振彦在佟养性属下任教官,后来成了多尔衮的亲军,任佐领一职,曹家成了爱新觉罗家族的包衣奴才。
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在30岁左右的时候被选拔为皇家的侍卫,并跟随摄政王多尔衮在山西立有军功。曹玺逐渐得到皇帝的重视,在康熙初年就成了江南织造,后任江宁织造。他能得到康熙的垂青,主要是因为其妻子孙氏是康熙的奶妈,因为康熙母亲早逝,所以他对这个奶妈感情极深。
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是曹家崛起的关键,因为曹寅不仅是孙氏的孩子,而且和康熙年纪相仿。在康熙18岁时,14岁的曹寅就成了皇帝的侍读,到了16岁时成了侍卫。用现在的话来说,两人就是一对“好基友”。在曹玺死在江宁织造任上后,曹寅接替了父亲的职位,一干就是21年。不仅如此,曹寅还兼任了巡盐御史,这都是天下第一的肥差啊。后来康熙六下江南,四次都住在曹家。曹寅时代是曹家的巅峰。
康熙五十一年曹寅去世,皇帝十分悲痛,让曹寅的独子曹颙继承其父的位置,当时的曹颙仅有17岁。可惜3年后,曹颙就去世了。康熙让曹寅的侄子曹继承他的香火,曹就是曹雪芹的叔父,也有说是父亲的。
后来雍正即位,曹家逐渐被边缘化,并在雍正六年,被革职抄家,曹家后世不详。
为什么雍正如此看不惯曹家?这也是有原因的。
2、铁腕新政
雍正十分不满康熙末年的吏治,一上台就要刷新吏治,整肃纪律。尤其对盐政,他指出:
“盐道一员,尤关国课,迩年盐法弊窦丛生,正项钱粮每多亏欠。一由上下各官需索商人。巧立名色,诛求无已,穷商力竭,不得不挪新补旧。再则盐商“用度奢靡,相仍陋俗,不知节俭”。
矛头直指曹家把持的盐务。雍正元年,曾和曹寅一同主持盐务的李煦被抄家,这是个极不寻常的信号。不过由于曹家和父亲深厚的关系,雍正并没有立刻彻查曹家。
另外,雍正上台后的第一要务就是要弄钱,要让各级衙门补齐亏空,因为西北的战事一直需要粮饷,而康熙给他仅留下了几百万两的家底。雍正推行“摊丁入亩”和“火耗归公”就是为了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但这需要时间,补齐亏空是最见效的。而曹家又是首当其冲,当年曹寅在江南亏了不少国家的钱,当时就有御史弹劾曹寅,但被康熙压了下来,毕竟曹家接待康熙也确实花了不少钱,皇帝自己也心虚。
可雍正不管这些事儿,他又没去过江南。到了雍正五年,曹家的厄运彻底降临了。
3、深层原因
为什么直到雍正五年,皇帝才对曹家动手?除了曹家与父亲的密切关系意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雍正要处理自己的政敌。
众所周知,雍正的继位本就充满争议,为了平息争议,他必然要搞定这些政敌。雍正四年,皇帝彻底的打倒了自己的八弟和九弟。第二年,他要对这些前朝宠臣们动手了。五年底,因为曹骚扰驿站而被革职,六年初,曹家因转移家产而被抄家,曹家彻底失势。
其实这也不算什么大罪,有点小题大做,但雍正就这么雷厉风行,直接让曹家从历史舞台消失了!为何会这样?
很可能与那位废太子——胤礽,有直接关系。雍正的性格就是这样,十分强势,你看他对各个兄弟的态度就知道了,凡是政敌,必须打到!哪怕是他们的下属!
关于胤礽与曹家的关系,其实已经被很多红学家研究过了,《红楼梦》中贾府的衰落其实就是源于政治斗争。在真实的历史中,康熙下江南时也多次带上了自己的太子,曹家与太子的关系自然也不一般,胤礽的生活也是非常奢侈腐化,自己那点钱肯定也是不够用,有资料记载,太子胤礽两次派其亲信灵普在曹寅处索取银子六万两,这还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又有多少次,就不好说了。而曹家也是乐于巴结太子,毕竟康熙十分宠爱这个孩子,曹家也是为了给家族未来铺路。
可惜风水轮流转,太子两立两废彻底失势,上台的是一位不喜欢结交大臣的冷面皇帝。虽然胤礽在雍正二年就去世了,但可别忘了,胤礽一直没有被雍正放出来,是幽禁致死,可见这个废太子是多让新皇帝不放心啊。那么与老皇帝和废太子有关的这些官员们自然也得不到好果子吃,曹家的下场就成了必然。
其实曹家的衰败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是一个长期的演化过程。统治集团内部争夺和倾轧,导致错综复杂的人事关系的变化,人事即政治,这就是古代政治生活的特点。曹家能历经五代荣华已然算是不错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