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巩悦悦
在北京一家养老机构,一位中度认知症老人拒绝接受任何帮助,被抱上床时攻击护理人员,喂的饭也会喷出来。面对情绪激动的老人,在护理岗实习的林曼青仅通过一只会叫“奶奶”的玩偶娃娃就让老人对自己产生了信任。只见她抱着娃娃不停地向奶奶重复“吃饭”二字,等时间久了慢慢形成认知,老人在吃饭时就会抱着娃娃自动张开嘴。
一组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2023年重阳节到来之际,不少网友再次发出“未来谁给我们养老”的追问,这也让人们把目光对准了养老专业的大学生们。
越来越多学生
自愿选择养老专业
2020年,山东女子学院在省内率先开设养老服务管理专业(本科),林曼青正是该专业首批本科生。在老师的帮助下,对养老一无所知的她逐渐认同并喜欢上了这个行业,未来她想通过深造学习继续扎根在这个领域,做养老政策的分析者或倡议者,让更多年轻人关注到这个行业。
采访过程中,当林曼青把对养老的认知讲给记者听的时候,很难想象这是个出生于2002年的姑娘。印象中的“00后”还是被宠爱着的孩子,但他们已经悄然长大并陆续走进社会主舞台中担当大任。可即便如此,人们依然很纳闷——年轻小姑娘咋愿意每天和老年人打交道呢?
时间回到三年前。高考结束后的林曼青正面临选专业的困惑。当时家人比较看好大健康方向,而从小和爷爷奶奶生活的她也的确喜欢和老人沟通,了解到山东女子学院新开设养老相关专业并再三确认是本科专业后,她决定报考。
满怀憧憬进入大学的林曼青,其实在真正投入专业学习之后,也有过一段时间的迷茫和抵触情绪。“大一,老师带我们去养老机构参观运营情况,一下子面对那么多老人,我不知道该怎么和他们沟通,对所学专业也是一无所知。”林曼青的这种心理落差,直到大二才慢慢消除,“后来我们学习了专业课,涉及很多心理学、管理学知识,有了理论基础再去进行志愿服务,我才有了一套和老人沟通的方法和模式,彼此也能建立起信任关系。”
今年填报高考志愿时,养老服务管理专业成了山东女子学院2023级本科生刘家成的首选。得知他的选择,身边有支持的,也有反对的。支持者认为,国家进入老龄化阶段,养老行业的前景比较好;反对者则表示,养老行业不太适合年轻人活泼好动的性格,趁年轻还是应该外出打拼。
但在刘家成看来,养老行业和年轻人的活泼好动之间并无冲突,“老人不代表不活泼好动,相反,我认为老人喜欢活动胜过待在家里。我们这批养老人就是要带领老人更加适应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而不是把他们抛弃。”
自从2020年开始招收本科生以来,山东女子学院社会与法学院养老服务管理专业教研室主任、专业负责人陈姝君每年都会向学生了解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我们发现了一个可喜的现象,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自愿选择这个专业,有的学生还会建议身边的弟弟妹妹来报考我们专业,这不仅对学校,对整个养老行业都是非常好的事情。”
照护认知症老人
让他们感到自己的价值
在林曼青看来,养老行业是个朝阳产业,但“朝阳”也意味着会有很多困难,甚至是之前从未有过的问题出现,这就需要一批人特别是年轻人来解决这个问题。真正在和老年人互动的过程中,林曼青感受到了养老行业的可爱一面。
大三那年,林曼青在北京一家养老机构实习半年。起初,她在护理岗照护一位高龄认知症奶奶。一开始,奶奶不接受任何帮助,每当抱她上床会攻击护理员,每次给她喂饭又出现喷饭行为,语言不成体系。看到桌上有个玩偶娃娃,林曼青对她说,“奶奶你看,她在叫你奶奶。”为让奶奶形成认知记忆,她找来小孩子叫奶奶的音频,一直播放。
“听着音频里的声音,奶奶一直抱着娃娃。”林曼青回忆,因为认知症的原因,奶奶已经很难控制表情,但那天奶奶一直在笑,笑着笑着眼角就开始淌眼泪,“看到这一幕,我特别感动。后来我和奶奶建立起了信任,每次吃饭我都会不停地重复‘吃饭’两字,后来她就慢慢形成了认知,每当吃饭的时候,奶奶都会抱着娃娃主动张开嘴。”
实习期间,林曼青每天都会去拥抱这位奶奶。后来再看到她手里抱着娃娃并做出拥抱姿势的时候,奶奶就会笑,也会做出拥抱姿势。这次经历改变了林曼青对认知症老人的固有观念,“其实老人们也有爱心和童心,但帮助他们的过程可能会非常漫长,需要耐心。”
半年实习期结束,重返校园的林曼青和老人们的联系并未中断。“我照护的老人大都90多岁了,他们时常会给我打电话,把身边的新鲜事儿讲给我听,甚至会把和我的对话当作他们的快乐源泉,我感觉这是一种心灵上的慰藉和寄托。”林曼青认为,养老行业不仅是朝阳产业,更能考验一个人的综合能力,“活泼和可爱不仅可以形容我们这代年轻人,更可以形容老人。从本质来看,老人虽然年龄比较年长,但他们也非常愿意接受新鲜事物,以此来改变自己。”
和林曼青一样,很多同学会在大三实习期间选择护理岗。其实,在大一上专业课时,陈姝君和其他专业老师就有意对学生强调了护理的重要性,但并未做出强制,“每个孩子的心理抗压能力不一样,我们只是鼓励学生到护理岗历练,但并非每个孩子都要去。因为企业的岗位多元,他们的选择性还是非常多的。”
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山东女子学院养老服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并不排斥护理岗,甚至还有很多学生主动选择护理。据陈姝君介绍,今年就有个大三学生去养老企业做认知症老人照护,“他感觉自己的选择很有价值。”
愿意留在养老行业
的毕业生正在增加
深入学习养老相关专业后,林曼青开始留心老人的内心变化,尤其注重心情波动和精神需求。她家里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也都接近高龄群体,尤其是姥爷正处于认知症初期,因此林曼青也很重视和家里老人沟通。
“我每周末都给家里打电话,每次老人都特别开心。如果忘记了,他们就给我父母打电话,问曼青这周是不是有啥事儿,咋没给我打电话?但是每次一通话,他们又会说:哎呀今天周日了吗,我都给忘了。”可林曼青心里清楚,老人只是嘴上说说,其实会把时间记得特别清楚。
通过接触,林曼青逐渐意识到,老人们不仅需要物质和照顾,更需要关怀和尊重,他们希望被关注。基于此,不管在家里还是在养老院,林曼青都会给老人送上一个拥抱。她知道,老人对拥抱等亲密动作有种内心的安稳感,他们会更愿意信任你。
让陈姝君欣慰的是,选择养老服务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留在养老行业的比例越来越高。“拿我们学校来说,最开始只有20%的学生愿意留在这个行业,但现在这个比例正逐渐走高。有些选择专升本的学生会回来找我们,让我们推荐相关养老企业。也有考研生来找我探讨相关选择,问我哪些专业和养老比较相关。”陈姝君坚信,当这部分毕业生完成学业后,会愿意回流到养老行业中。
“刚上学的时候,我以为将来要当一个普通护理员。后来发现不仅要学习护理,还要学习社会工作、法学等相关知识,这个专业是培养我们的综合能力,比如策划和养老运营管理项目。”当下,林曼青也加入了考研大军,未来她既想从事养老项目的管理运营,也希望做养老政策的分析者和倡议者,让养老产业在拥有年轻力量的同时,也有更加丰厚的实践基础。
在林曼青看来,养老行业是个实现自我价值的地方。每当解决完一个难题,每次沟通完让老人信任自己的时候,她内心就会升腾起一种成就感和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