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典籍中,“房中术”有其他一些隐晦的称呼,如“容成之术”“彭祖之道”“房帏之事”“御女术”等几十种。长期以来,“房中术”被人们涂上一层神秘、玄虚的色彩,但实际上,它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中国古代的性学理论。

可以说,古往今来,无论身份地位,很少有人能对爱情说不。爱情是和性相生相伴的,并不是所有人都是柏拉图。然而,人是血肉之躯,就算古代有“房中术”之类的书籍参考,但有时也难免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这时总是有男人期盼着能够获取灵丹妙药来提升性爱的体验。

寻药的目的因人而异,有的人想要借此助兴,有的人想要驯服不愿就范的人,有的人想要重振自己的王者雄风。而众人找到的药也是千奇百怪,有的人每天早上吃三十只生蚝,有的人则吃各种动物的睾丸,还有的人竟然想从斑马的舌头中获得阳气。

以上这些都是外国人想出的高招,那么,我国人民对于此又有着怎样的发明创造呢?

早在汉代,我国人民就在书中记载了各种滋阴补阳的药方。药分男女,男用的叫“内加”,女用的叫“约”,前者以干姜、桂枝等治疗阳痿,后者,则以巴豆、皂荚等激发性欲。汉代还有一种药剂叫“慎恤胶”,这个汉成帝比较爱用,书上说他吃一粒就能展一次雄风。

可惜,这药虽好,但是,却有副作用,汉成帝有次一口气吃了七粒,吃完就死掉了。班固就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房中者,情性之极,至道之际……乐而有节,则和平寿考。及迷者弗顾,以生疾而陨性命。”

魏晋时,士大夫中间流行一种叫“五石散”的药,这种药具有催情迷幻的作用,在医书中被当作是增添房中乐趣的“春药”的一种。不过,这药的副作用绝不容小觑,服用后不仅行为怪诞,而且,情绪暴躁,严重时直接伤及生命。

唐宋以后,春药更是五花八门。在民间野史中,唐玄宗享用过安禄山进贡的“助情花”,潘金莲和西门庆在敦伦时也用“颤声娇”助兴。这些虽然不足为信,但正史中也提到过,有人给玄宗进献补肾用的药丸。日本的遣唐使还不远万里,专门将我国的春药配方编进医书里带回去。

明朝医学家高濂就在其《遵生八笺》中曾提示说:“若服食之药,其名各种,如排源秘宝丹、雄狗丸、闭精符之类颇多。药毒误人,十服九毙,不可救解。”别的,在《石室秘录》中,还曾纪录有好吃春药而招致“头角生疮”,最初“毒气攻心而死”的事例。

中国的春药历史悠久,国外也是不遑多让。

圣经中将曼陀罗当作是催情的食物,就连荷马笔下的英雄们对此都青睐有加。新婚的男女在头一个月每天都饮用蜂蜜酒,这样可以大大提升性活力,这也就是“蜜月”的由来。

其实,如果你不知道什么食品拥有催情的功效,那么,你就去看看宗教信徒们不吃什么。所以,禁欲的人不吃的东西,都是具有催情功效的,例如说:基督教徒不能吃的黑豆、巧克力,伊斯兰教徒不能吃的能块菌,佛教徒不能吃的韭菜、葱等。

这些被教徒们当作秽物的食物,但是其恰恰能带来淫欲。

在欧洲,从古罗马时代开始,妓院里提供的饮料中就含有一定剂量的缬草成分,这被认为能有效催情。其他类似缬草的药草或者香料还有薄荷、藏红花、香草等。这样看来,中西方关于春药的成分认知区别还是蛮大的,不过,这种分歧中也有交叉点,那就是酒。

我国古语有云,酒能乱性。在西方语境中,酒也是享乐的必备品。就其服用效果而言,还是莎士比亚说的好——“它既能成全淫欲,也能破坏淫欲。”少量引用可以降低敏感度,有益于紧张或者受压抑的人群,但是,大量引用就可能会使人失去性能力。

就大家的认同度而言,真正算得上西方春药的可能就是西班牙苍蝇,也就是“斑蝥素”。早在十四世纪,人们发现:假如有牛羊误服一种被成为西班牙苍蝇的甲虫后,就会变得异常躁动不安,而且生殖器肿大,有着极为强烈的交配欲望。

从此,这种甲虫就成了男性的福利,声名远播。还有人说:这种甲虫之所以这么有名,是因为一位法国侯爵喜欢给自己的床伴用这个东西,结果,弄出了人命。在接受审判时,他交出了这个药方,从此扬名世界。

进入现代社会以后,西方的“迷幻剂”开始作为一种另类的春药流传于世。

这些物质会让人产生类似于高潮的幻觉,十分受青少年的欢迎。但是,这些东西多数对人体危害极大,世界各地也相继禁止。另外,一种原本作为治疗心绞痛的扩血管药因为促进勃起的副作用,立刻被制药者转型,作为治疗阳痿的药物重新上市,这就是著名的“伟哥”。

但是,伟哥在使用上不能想当然,一定要遵循医生的指导。因为,这种药会导致血压下降,所以,血压问题的人不能使用,不少人不听劝,因此而丧命。

其实,中药里的壮阳药方也是不能随便用的,即使像冬虫夏草这样名贵的药材,也不是人人都可以用的。更何况,中药本身就含有较大的毒性,长期服用十分伤身。是药三分毒,春药虽然好用,但一定会对身体造成损伤。

在选取时,一定要遵循医生的指导,市场上那些杂牌子还是少碰为妙。

参考资料:

『《遵生八笺》、《石室秘录》、《中国古代的房中术》、《春药的发展历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