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介绍的民间手工艺大师, 除对其高超的技艺表示崇拜, 或许还会令许多织女投以羡慕的目光, 由其是买个毛线还要各种藏的织女们……
江苏一对年过七旬夫妻「张延梅」和「温震旦」,他们退休后就开始了毛线工艺编织,作品涵盖花卉、动物、植物、十二生肖等各种主题,惟妙惟肖。他们不仅用一双巧手编织出了多姿多彩的晚年生活,各种独具中国特色的编织形象,也在传承着中华优秀历史文化。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各有分工,张老师主要是编织,温老师则是策划造型、搜集资料、做宣传,跑跑腿,对外联系,找找材料……
自小就从母亲那学了一手织毛衣好本领的张老,退休前她最常织的是毛衣,退休后的她在织毛衣时,灵机一动,“毛衣、围巾都是平面物品,如果用毛线织一些立体的东西会是什么样子?”于是她就开始专心研究,如何将毛线织品“玩”出更多花样。老人说,如果有灵感的话,半夜都会起来制作毛线工艺品,不然一整夜一整夜的都会睡不着觉……
比如编织两条龙时,老两口琢磨了半年才开始入手创作,刚开始准备创作这两条龙的时候脑袋一片空白,去南京夫子庙花了20块钱请人家帮忙拍了三张龙的照片,回来作为参照物,拆了织织了拆,经过无数次反复创作才有今天的两条龙。龙的眼睛是老两口特意去深圳买的。创作中有的材料是买来的,有的材料也是捡来的 ,比如用于在脚上固定的皮线,还有龙须等等,是废旧物品的再利用。
一则“七十多岁的杭州人退休后免费教残疾人打毛线,让他们凭借打毛线技能谋生”的新闻,让张老印象深刻。在持续地创作的同时,他们还陆续将这项技艺教授给有需要的人群。温老是临安人,他们养育的三子分别在南京、东莞、深圳,辗转在这几个地方生活他们,每到一个地方,他们就将这项技能教给有需要的人。“我们已经在深圳、东莞都开过培训班,传授社区居民打毛线这项技能,都是免费的,不收一分钱。”“上课会从最简单的花朵开始教学,初学的人容易上手,只要掌握方法,两天就能学会织出漂亮的花。”张老说,编织是她的爱好,她很高兴能把爱好变成帮助他人的技能。
2013年,江苏省 苏州市 昆山市 周市镇 野马渡文体中心 ,”毛线编织艺术展“毛线立体编艺
2017年,江苏省 镇江市 句容市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赏端午民俗,承中华传统”端午立体毛线编艺展。既有“端午赛龙舟”,也有名著《西游记》的“师徒四人”,还有形态各异的花卉和动物。
2019年,江苏省 镇江市 句容市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一线连千里 共织跨国情”毛线编艺活动
2019年,庆新中国70华诞
花费3个多月的时间用毛线编织了一面国旗和一面党旗,为祖国生日献上诚挚祝福。虽然已经是毛线立体编织方面的“高高手”,但编织国旗和党旗,老两口却从没接触过,对毛线的色彩、国旗的尺寸都一无所知,经过一个十分困难的过程才完成。温老说,“我们从网上找资料,红旗有多长、多宽,五角星在红旗的位置,都有讲究,不能有丝毫偏差。”,张老则说:“有时候晚上睡不着觉,就想着编织怎么弯过来,怎么打,打的不对就拆,拆了再打。一面党旗弯不过来,粗了细了都要根据尺寸来,也要打两三次的,一次性是打不好的……”就这样,织好了拆,拆了再织,老两口每天编织4个小时,总共花费了3个多月的时间,才把这国旗和党旗编织完成。
2021年,庆建党100周年 已是国家级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毛线编织艺术家的老俩口继续用这种特殊的方式为建党100周年献上祝福。
“2019年,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已经编织过一面国旗和一面党旗,但是那面国旗被句容市妇联借走展示了。”恰逢建党100周年,他们就想着再制作一次国旗和党旗献礼党和国家。虽然有过一次经验,但是整个过程还是很艰难,当记者问到两面旗帜编织的过程时,温震旦郑重说道:“国旗和党旗是神圣的,他们虽然是用毛线编织,还是要做到与真实的国旗无限接近。国旗和党旗的长、宽,五角星、锤子、镰刀的大小和位置都要经过自己测量才能下针,稍不注意就要拆掉重来。”
每面旗要行针96280针,加上拆掉重新织的,两面旗行针超过20万针。旗帜用线的颜色,为了找到完全一样的红色和金色毛线,他们跑毛线专卖店不下10趟。“不同毛线的色号不一样,甚至同一厂家生产的同一色号不同批次的毛线颜色都会有色差,有些毛线拿到手上,单独与国旗对比时颜色一样,但是真正织好后颜色不是深了就是浅了,就要拆掉重织。老俩口就这样每天编织4个小时,花费了3个多月时间,才编织好了他们心中满意的国旗和党旗。
(以上内容收集整理自自句容日报.今日临安 扬子晚报)
• end •
作者 | 爱就编
图 | 编织人生论坛
你的小可爱正在等你关注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