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软说服”好于“硬说服”
在接下来的时间,如果客户要求我介绍工厂,我就会有针对性地围绕客户关注的话题,来介绍工厂的方方面面是如何操作的,当然抓住重点和客户有关联的和自己的强项。不着痕迹地让客户了解到,我们最能够帮他取得市场成功。
我把这一套总结为“软说服”。和“硬说服”最明显的差异就在于,硬说服,一厢情愿的痕迹太过明显,给客户很大压力,缺乏购买的逻辑和理由,结果往往是拒绝。
老王卖瓜自卖自夸,当业务员越是试图证明自己,客户越有可能怀疑你的动机。如果变说服为交流,就可以有效化解客户的防御心理。软说服就是通过一些相对间接的方式,把自己的优势说出来。
当然,这个优势一定要同客户的需求匹配起来。比如,展会布置很有品位,公司网站做得很漂亮,名片目录印刷很精美,报价单的格式很专业,很美观。这些不起眼的细节,都决定了客户对公司的印象。但凡客户能接触得到的点,都会影响客户的决策。
销售人员是同客户交往的第一线,业务员的素质也直接影响客户的感觉。客户都喜欢专业,自信,可靠的业务员。专业不仅在于对本行业和产品有扎实的理解,也包含职业化的态度,做事认真严谨。
如果报价时自己都不自信,犹豫不决,吞吞吐吐,客户会立即感受到,并bye-bye的。国际贸易有很大的风险,所以客户都希望选择可靠的公司来合作。
如果今天报了价格,明天就反悔,说话前后不一致,答应的事情不给办,到最后一天才告诉客户交货期要晚了,给客户太多得surprise。这些都让客户觉得靠不住。
两个供应商,一个价格稍高点,但客户觉得业务员很专业,可靠;另一个价格稍低点,但客户觉得业务员有点不太可信。如果我是客户,我也会选择可靠点的。
四、不为降价,而是完成议价任务
中东,印度等国家的客户很喜欢搞价,这对他们而言是很有乐趣的一件事。一开始我很不习惯,记得一次在德国参展,有个中东客户过来谈,接下来就搞价格。我非常不理解。那时候,我们只做欧美市场,所有客户都不谈价格,遇到那么凶搞价格的很不适应。
后来,金融危机过后,市场转移到中东南亚,慢慢适应了客户的搞价。也明白了,对于他们搞价不仅是一种习惯,而且也从中得到一种乐趣和成就感。
比如印度的习惯是砍30%。我就把价格加上去30%。然后先一大步、再一小步地让给客户,在这个过程中,让客户觉得我们对他很重视,很尊敬,所以给了特别的价格。期间,也可以适时夸夸对方真会谈判,然后愉快成交。
当触碰到价格底线的时候,态度要非常坚决,打消客户不合理的期望。这样做成功率反而更高。
最后补充一点,对于每个客户,无论订单大小,都要让对方感到当前这笔生意对我们很重要。这不是涨人家志气,而是让客户信任你并有成就感。
优营销学习中心编辑 | 微信公众号:优营销(saleslearning)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