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图虫
12月15日,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了《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2021)。细则规定了21种禁止出现的内容类型,并共计指出100种涉及的内容。
针对社会高度关注的泛娱乐化、低俗庸俗媚俗问题的新表现,以及泛娱乐化恶化舆论生态、利用未成年人制作不良节目、违规传播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片段、未经批准擅自引进播出境外节目等典型突出问题,为各短视频平台一线审核人员提供了更为具体和明确的工作指引,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短视频平台对网络视听节目的基础把关能力和水平,促进网络视听空间清朗。
新版《细则》规定——
短视频节目等不得出现展现“饭圈”乱象和不良粉丝文化,鼓吹炒作流量至上、畸形审美、狂热追星、粉丝非理性发声和应援、明星绯闻丑闻;
未经授权自行剪切、改编电影、电视剧、网络影视剧等各类视听节目及片段;引诱教唆公众参与虚拟货币“挖矿”、交易、炒作等内容。据了解,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组织有关短视频平台对2019版《细则》进行了全面修订。结合文娱领域综合治理的新要求,对原有21类100条标准进行了与时俱进的完善。事实上,在此前的《细则》中,已经对保护版权作出了规定。比如,网络短视频平台应当履行版权保护责任,不得未经授权自行剪切、改编电影、电视剧、网络电影、网络剧等各类广播电视视听作品;不得转发UGC上传的电影、电视剧、网络电影、网络剧等各类广播电视视听作品片段;在未得到PGC机构提供的版权证明的情况下,也不得转发PGC机构上传的电影、电视剧、网络电影、网络剧等各类广播电视视听作品片段。同时,网络短视频平台不得转发国家尚未批准播映的电影、电视剧、网络影视剧中的片段,以及已被国家明令禁止的广播电视节目、网络节目中的片段。此外,本次修订的《细则》还针对利用未成年人制作不良节目、违规传播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片段、未经批准擅自引进播出境外节目等典型突出问题作出规范,为各短视频平台一线审核人员提供了更为具体和明确的工作指引,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短视频平台对网络视听节目的基础把关能力和水平,促进网络视听空间清朗。在100条细则中,监管部门也对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作出具体定义,包括早恋、打架斗殴、吸毒、性暗示等。网络短视频平台应当建立未成年人保护机制,采用技术手段对未成年人在线时间予以限制,设立未成年人家长监护系统,有效防止未成人沉迷短视频。在封杀劣迹艺人方面,《细则规定》短视频平台不得为包括吸毒嫖娼在内的各类违法犯罪人员及黑恶势力人物提供宣传平台,着重展示其积极一面。短视频平台不得宣扬不良、消极颓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内容,包括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丧文化等。打击侵权
最近,各地版权局、网信办、公安厅和通信管理局等部门,陆续启动打击网络侵权盗版的“剑网2021”专项行动,对短视频、网络直播、在线教育等领域的侵权盗版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其中,在短视频版权治理方面,重点打击公众账号经营者未经授权对电影、电视剧等视听作品删减切条、改编合辑制作短视频,及未经授权复制抄袭短视频并上传网络平台进行传播的行为。自今年初以来,短视频账号剪切、搬运影视剧作品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其中不乏互联网大厂之间矛盾升级。本期编辑 冯展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