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写作技巧,是从古代流传下来,被广泛用于写作实践,至今仍有艺术表现力的技巧。

传统写作技巧存在于各种文体写作过程之中,种类繁多。从今天起,我就给大家讲一下几种常用的传统技巧,希望对提高大家的写作能力,能有一些小小的帮助。

第一种:“借宾衬主”

“借宾衬主”,是源于中国绘画艺术的一种技巧,它的本义是指——用水墨或淡彩点染所画景物的轮廓,以使其更为鲜明、突出。尽管它所指的对象是——自然景物的描绘,但经过文艺创作的推而广之,对其他事物的描绘也往往运用这种技巧。我们可以这样去理解,借宾衬主就是通过渲染宾体事物来表现主体事物的一种技巧

写作与绘画有相通之处。在写作时,我们(作者)有时候对所要表现的主体事物——不去做直接描写,而是借助——对与主体事物相对或相类似的事物的描绘,来达到表现主体事物的目的。

如古人云:“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

和绘画一样,借宾衬主的技巧在写作中的运用也是源远流长,十分普遍的。

借宾衬主的技巧,是事物辩证法在艺术创造中的一种体现。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而存在,相互矛盾而发展的。

没有绿叶,难以见出红花的绚丽;离开了云彩的渲染,就不能更好地显示出月亮的清辉。黑暗是光明的陪衬,正义与邪恶、美与丑总是相互矛盾斗争而又相互依存的。人们在长期的写作实践中,依据事物存在的这种辩证规律,来反映客观事物,借助绘画的经验,总结出了“借宾衬主”的写作技巧。

借宾衬主技巧的运用,有利于突出主体事物,使主体事物的形象饱满、生动感人。原因在于我于们在写作时,没有直接着墨于主体事物,就能够避免描写上的直露,使作品更富有艺术感染力。

[划重点 ] 借宾衬主在运用方式上有正面衬托反面衬托侧面衬托之分,它常常用于表现人物之间、情景之间、事理之间的种种映衬关系

1、正面衬托:是指借同类或相似事物来烘托主体事物。

如以勇士衬虎将、奸猾之辈衬狡诈之徒、人间美女衬天姿国色等,经过这样的衬托,就会使人感受到好的更好,丑的更丑,美的更美。

学习范例:《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形象非常高大、近乎完美,其中就少不了周瑜和司马懿的功劳。如果没有后面二人的才智与谋略相衬,就难以显出诸葛亮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雄才大略。

2、反面衬托:是指借对立事物来烘托主体事物。

如以哀景写乐景,以怯懦衬勇敢,以低贱衬高贵等。因为反面衬托是借用对立事物来相衬,反差很大,因而褒贬色彩就很浓重,我们(作者)的主观倾向性也就越鲜明。

[加深理解] 就正面衬托和反面衬托互相比较而言,有的人认为正面衬托更具艺术力量。

清人毛宗岗在评批《三国演义》时写道:“文有正衬反衬。写鲁肃老实,以衬孔明之乖巧,是反衬也。写周瑜乖巧,以衬孔明之加倍乖巧,是正衬也。譬如写国色者,以丑女形之而美,不若以美女形之而觉其更美;写虎将者,以懦夫形之而勇,不若以勇夫形之而觉其更勇。读此可悟文章相衬之法。”

毛宗岗所说有一定道理,他更推崇正面衬托。不过,正面衬托固然有它独特的艺术魅力,但反面衬托也不乏成功的作品。作为一种技巧,我们不必厚此薄彼

3、侧面衬托:就是指通过描写对主体事物的反映来烘托主体事物。

学习范例:赵树理《小二黑结婚》中关于小芹的美貌,就是通过青年人随时都想寻找机会,去接近小芹而侧面衬托出来的,嘿嘿。

[注意] 借宾衬主与对比有相似之处,但它们二者也有明显的区别。对比的双方关系是并列的,在对比中双方并重,相得益彰。而借宾衬主的双方则是宾主关系,“借宾”仅仅是手段,目的是“衬主”。因而在运用借宾衬主这一技巧时,切忌喧宾夺主。

第二种、“托义于物”

“托义于物”,是一种将某种思想或情感——寄托于某种具体事物的写作技巧,实际上等同于象征手法。

[划重点] 托义于物的技巧,就是借有限的形式来展示无限的内容,在含蓄的叙述、描写中,传达出我们(作者)的思想感情;调动读者的想象,去充分认识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去理解作品隐含的深奥哲理。

由于“托义于物”这种技巧在表情达意上有其独特的作用,所以,该技法在写作的领域中也被广泛地使用,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我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浪漫主义作家因受佛、道思想的影响,往往以神话、传说等方式来寄托自己的理想和爱憎。以庄子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古典作家”,在写作上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含而不露地将“义”巧托于“物”中。

学习范例:庄子曾说过一段很能体现其写作特色的话——“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庄子的“言”,只是捕鱼和捕兔的工具一一筌和蹄,而“意”才是鱼和兔。它们两者之间不是等同关系,而是托义于物的象征关系。要“得意”须“忘言”,要能超越言辞所表达的范围,去领会“言外”的内容,从而把握住更为丰富的“意”。(是不是很妙?)

庄子他老人家独具特色的写法,很大程度上就是对这种“得意忘言”说的实践。

[加深理解] “托义于物”的技巧,也要求超越“物”本身而获得物外之意,这与庄 子的“得意忘言”之说,在实质上是一致的。

我们在写作中,托义于物的运用,通常会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1,我们(作者)在现实生活中有了自己独特的发现和感受,内心的强烈情感驱使着我们要把那些东西表达出来。但是,为了给读者留有更多的想象和思考的余地,为了使我们的作品更具艺术魅力,我们便借助某一事物,将自己的发现和感受——曲折、委婉地表达出来。

学习范例:艾青的抒情诗《礁石》。如果我们仅仅只把诗中的礁石视为自然物体的话,那就不可能进入他诗歌的境界。在《礁石》诗作里,作为托义之物的礁石,其内含是并不确定的。

诗人只不过是——借礁石这个面对大海威武不屈的伟岸形象,来抒写自己对生活的洞察,以及对人生的独特品味。我们只有越过诗中对“物”一一礁石的描写,探寻那物外之意,才会获得更多的感悟和启迪。(大家有兴趣,可以上网搜索阅读品味一下)

2、由于某种特定的原因,我们(作者)难以将自己的思想情感言明,没办法,只好借眼前之物来托深远之意。

学习范例:茅盾的一篇散文《雾》,就是借对遮没一切、吞噬一切、抹煞一切的无所不在的,令人诅咒的“雾”的描写——表现了自己“满心想挣扎,可是无从着力”的内心世界,以及在惆怅中,所包含的不妥协的追求光明的信心。

“雾”在文中成了寄托作者思想感情的象征物,它象征了一个时代的苦闷。由于特定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具体原因,这种苦闷和追求的复杂情感,是通过“雾”才得以含蓄和准确地表现出来的。

3、为了将某种抽象的道理表达得深入浅出,形象可感,往往要借助托义于物的技巧。

学习范例:陆文夫的小说《围墙》。

作品中所描写的围墙,就是作者借以托义之物。那一堵围墙,其实是偏见、惰性的象征,是观念意识上的“围墙”。作品借围墙的风波,将抽象的道理表达得形象生动,容易让我们读者所理解。

[注意] “托义于物”运用的方式和范围不同,又形成了文章在——整体上的托义于物与局部的托义于物的区别。

1、整体式的托义于物,是指文章的整体构思——体现出了这种技巧的特色,显示了整体的象征性;

2、局部式的托义于物,是指文章在局部描写中运用了这种技巧,显示出了局部的象征性。在描写托义之物时,又或多或少地挑明所托之义。

[划重点]

运用“托义于物”的技巧,首先要善于寻找——能完美地寄托自己思想感情的事物,这是运用这一技巧的基本要求。只有作为托义之“物”与所托之“义”,二者达到了有机的融合,该技法的运用才可能是成功的。

其次,用来托义之物不能写得太实,太实就可能引发不了读者的想象和联想;也不能写得太虚,如果虚得失去了主要特征,同样难以打动读者,达不到我们想要的艺术效果。

下一讲我们继续学习传统技法中的“抑扬互用”“欲擒故纵”,谢谢大家继续关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