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子电气产品的安全检测中,灼热丝和针焰试验是两种重要的测试方法,用于评估材料或设备在特定热条件下的可燃性和防火性能。尽管两者都是针对热源引发的燃烧进行测试,但它们在试验原理、应用场景、试验条件以及结果解读技术参数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本文将对灼热丝和针焰试验进行详细的比较,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两种测试方法。

一、试验原理

1. 灼热丝试验

灼热丝试验是通过模拟灼热元件或过载电阻等热源,将规定尺寸(如Φ4mm)和加热至规定温度(如550℃、650℃、750℃、850℃或960℃)的灼热丝,按规定的压力和时间对样品进行加热,以观察样品是否起燃、是否可持续燃烧以及是否引起样品的损毁,从而评估材料的热引燃性能。

2. 针焰试验

针焰试验则是通过模拟火柴或打火机等小型火焰源,使用一定长度的蓝色火焰(如12mm)对样品进行一定时间的燃烧(如30秒),观察样品是否起燃、火焰是否传播以及火焰熄灭后的持续燃烧时间,从而评估材料的可燃性和火焰传播性能。

二、应用场景

1. 灼热丝试验

灼热丝试验主要适用于固体电工电子产品及类似产品的可燃性试验,如电线电缆、绝缘材料、电器附件等。通过灼热丝试验,可以评估这些产品在正常工作或故障条件下,由灼热元件或过载电阻等热源引发的火灾风险。

2. 针焰试验

针焰试验则主要适用于评估纺织品、塑料薄膜、泡沫塑料等材料的可燃性和火焰传播性能。这些材料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因此通过针焰试验可以评估其在使用过程中由小型火焰源引发的火灾风险。

三、试验条件

1. 灼热丝试验

灼热丝试验的试验条件包括灼热丝的温度、加热时间、施加压力等,这些条件可以根据具体的产品标准和要求进行调整。此外,试验过程中还需要记录样品的起燃时间、持续燃烧时间、火焰传播距离等参数,以便对材料的热引燃性能进行评估。

2. 针焰试验

针焰试验的试验条件包括火焰的高度、燃烧时间等,这些条件同样可以根据具体的产品标准和要求进行调整。在试验过程中,需要观察样品的起燃情况、火焰传播情况以及火焰熄灭后的持续燃烧时间等参数,以便对材料的可燃性和火焰传播性能进行评估。

四、结果解读

1. 灼热丝试验

灼热丝试验的结果通常根据样品的起燃时间、持续燃烧时间以及火焰传播距离等参数进行判定。如果样品在试验过程中未起燃或起燃后迅速熄灭,且火焰传播距离较短,则说明该材料具有较好的热引燃性能;反之,则说明该材料存在较高的火灾风险。

2. 针焰试验

针焰试验的结果同样根据样品的起燃情况、火焰传播情况以及火焰熄灭后的持续燃烧时间等参数进行判定。如果样品在试验过程中未起燃或火焰传播距离较短,则说明该材料具有较好的阻燃性能;反之,则说明该材料存在较高的火灾风险。

五、技术参数

1. 灼热丝试验

1.箱体内容积: ≥0.5立方米,带玻璃观察门

2.箱内照度:小于 20LUX

3.灼热丝温度: 常温 ~ 1000℃ 可调节,

4.热电偶:测温采用 Ø0.5mm 镍铬铠装 ( K 型 ) 进口热电偶

5.温度容许误差:500 ~ 750℃±5℃;750 ~ 960℃±10℃灼热丝对样品施加的力:1.0 ± 0.2N,并限制压入深度为 7mm± 0.5mm

6.灼热丝:灼热丝是用直径为 4mm 的镍 / 铬(80/20)丝制成的标准要求尺寸的环;灼热丝在没有弯曲之前的直径为4.0 +/- 0.04mm,弯曲之后不得降低到 90%,其他尺寸均按照标准要求的误差要求进行制作;

7.灼热丝顶部接近和离开样品的移动速度 :10mm / s - 25mm / s;

8.计时器:0 ~ 99 分 99 秒范围内可调,精度:±1 秒灼热时间 (Ta) 可设定,起燃持续时间(Ti) 及火焰熄灭时间 (Te) 可记录

9.产品特点:本试验仪控制系统自动化,启动后装夹试样的小车会自动将试样运行到灼热丝处,到达设定的灼热时间后会自动返回,内部为黑色背景,带有抽风和照明装置,时间、温度数字显示,方便观察记录。

10.电源:AC 220V,50Hz

2. 针焰试验

设备型号: HE-ZY-700、 HE-ZY-700P

控制系统: 按键式控制、 PLC + 触摸屏控制

打印功能: 无 微型打印机,自动打印测试数据

箱体内容积: ≥0.5立方米,带玻璃观察门

燃料: 丁烷气 Butane

燃烧器规格: 长 35mm 以上,内径Ø0.5mm±0.1mm,外径不超过Ø0.9mm

火焰高度: 12mm± 1mm 可调节

火焰温度: 100℃ 升到 700℃的时间在 23.5 ± 1 S内

计时器: 0 ~ 99 分 99 秒范围内可调,燃烧时间可设定,燃烧持续时间可记录

使用电源: AC 220V / 50Hz

总结

灼热丝和针焰试验作为电子电气产品安全检测中重要的测试方法,在评估材料的可燃性和防火性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比两者的试验原理、应用场景、试验条件以及结果解读等方面的差异,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两种测试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