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福州晚报
河豚有毒众所周知,但它的美味诱惑,总会吸引一些人冒险尝鲜。近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滨海院区)ICU抢救了一对吃河豚中毒的长乐母子,其中母亲73岁。
这对母子被亲友送到医院时,已经意识不清、呼吸衰竭、双侧瞳孔散大。儿子因食用量较大,甚至出现心跳骤停,经心肺复苏等抢救后才恢复生命体征。
ICU医护人员日夜坚守、密切监测,对他们进行血液灌流、器官生命支持等个体化诊疗,母子俩总算恢复了自主呼吸及意识,病情逐渐改善。目前儿子林先生已康复出院。
林先生回忆道,他们不是第一次吃河豚,但此前处理到位,吃了没事。这次他买了一条500多克的河豚,他吃肉,母亲喝汤。
“午饭后,我睡了一个多小时,醒来觉得全身不对劲,头面部和舌头发麻,手脚发软。我意识到是河豚出了问题,赶紧打亲戚电话送我上医院。”林先生说,他母亲在他去医院后才出现类似症状,随后也被送到医院抢救。
“河豚中毒潜伏期很短,若抢救不及时,中毒后最快10分钟内会死亡。”附一医院ICU主任林建东介绍,河豚会引起中毒,是因为它体内含有一种神经毒素,叫“河鲀毒素”。这种毒素结构稳定,高温煮沸、日晒、腌制、火烤都难以破坏。
吃了有毒河豚,毒素首先会刺激局部胃肠道,引起消化道症状,被吸收入血后会迅速作用于外周及中枢的神经末梢,使神经及肌肉瘫痪。有数据显示,0.5毫克河鲀毒素即可致死,且无特效解毒药。
林建东提醒,要提高对河豚及其毒性的认识,不要购买、不要食用未经国家审批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工的河豚整鱼,特别是不购买食用野生河豚及其制品。(记者 朱丹华 通讯员 郭丽娟 肖雄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