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鱼虹彩病毒图片大全,黑鱼虹彩病毒图片,黑鱼虹彩病毒特效药,黑鱼虹彩病毒特效药是什么?生鱼虹彩病毒的预防和治疗,黑鱼虹彩病毒的治疗方法,黑鱼病毒性疾病怎么预防?鳜鱼虹彩病毒的治疗,什么鱼会感染虹彩病毒用什么药?
黑鱼、大口黑鲈虹彩病毒病是由黑鱼、大口黑鲈虹彩病毒(Largemouth bass ranavirus,LMBV)引起的黑鱼、大口黑鲈(俗称加州鲈)病毒性疾病。
该病可引起黑鱼的大量死亡,且健康鱼中也可能携带有病毒,给诊断防控带来极大的困难。下面祺茂堂生物小编就具体来说明:黑鱼、鳜鱼、大黑口鲈鱼虹彩病毒的治疗方法,黑鱼鳜鱼鲈鱼病毒性疾病怎么预防?黑鱼、鳜鱼虹彩病毒的治疗。
整体看,黑鱼虹彩病毒作为水产养殖最常见的病毒之一,可感染各种规格的苗种及中成鱼
一、黑鱼、鳜鱼、大黑口鲈鱼虹彩病毒的特点
1、症状表现:各种规格的鱼均可感染发病,发病水温在25-32℃之间,最适发病水温为30℃。高温期发病率30%左右,死亡率最高可达60%,发病高峰一般持续一周左右。
该病具有明显的传染性,如某一池塘发病后,周围池塘均易感染发病,严重者甚至波及整个村镇。天气不稳定,杀虫、过塘等刺激性大的操作,或者养殖密度过大,水质、底质恶化严重等情况均可诱发疾病。
病鱼上浮、定身或在水面漫游,体色发黑,多数发病鱼体表大面积溃烂,肌肉裸露、坏死并伴有出血,尾鳍、胸鳍和背鳍基部红肿、溃烂。
解剖可见个别黑鱼的鱼鳃丝有少量出血点,肝脏充血、肿大,脾脏肿大,肾脏严重肿大。
整体看,黑鱼虹彩病毒作为水产养殖最常见的病毒之一,可感染各种规格的苗种及中成鱼,在高温期较为流行,其在3月至5月的检出率均较高,尤其进入5月份后,阳性率高达25%;
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隶属于虹彩病毒科、细胞肿大属,虽然该病毒的检出率整体较低,仅4月份零星检出,但是,根据我们的调研,该病毒对黑鱼的毒力很强,往往造成十分严重的病情,不可轻视;
黑鱼、鳜鱼弹状病毒则是加州鲈苗期尤其小规格苗种“熟身病”的最主要病原,根据相关资料,该病毒偏好低水温,以18-25℃水温为流行高峰。
但根据我们的检测,即使进入5月份,该病毒的检测率依然高达29.41%,是非常流行的,这点需要引起咱们养殖户注意。
黑鱼虹彩病毒病从3月份开始已有发病,进入5月份后呈爆发状态
如遇低温天气或偏远地区(尤其山区)放苗仍需警惕;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毒虽然偶有检出,但其Ct值较大,结合诊治经验,我们认为该病毒一般不会导致黑鱼发病死亡。
黑鱼的鱼病诊断,指池塘发病后取病鱼检测病毒是否呈阳性,此类样品基本已处于发病状态。
其一,黑鱼虹彩病毒(LMBV),3月份样品阳性率9.09%,4月份样品阳性率18.18%,5月份样品阳性率86.21%;
其二,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SKNV),3月份样品阳性率0.00%,4月份样品阳性率20.00%,5月份样品阳性率0.00%;
其三,鳜鱼弹状病毒(SCRV),3月份样品阳性率36.36%,4月份样品阳性率0.00%,5月份样品阳性率33.33%;
其四,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毒(VNNV),3月份至5月份样品阳性率均为0.00%。
从流行情况看,黑鱼虹彩病毒病从3月份开始已有发病,进入5月份后呈爆发状态,阳性检出率竟高达86.21%!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病总体发病率较低,但其造成的损耗重大。
黑鱼、鳜鱼弹状病毒病在3月份较为流行,阳性检出率为36.36%,进入4月份后,其发病率迅速下降,但即使是5月份,在低温期或偏远山区,仍存在发病的可能。
从发病规格看,黑鱼、大口黑鲈虹彩病毒、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可感染各种规格的加州鲈,尤以苗种阶段为最;
黑鱼、鳜鱼弹状病毒则以感染小规格苗种为主,大规格苗种也偶有检出,但一般病情相对较轻,而基本不感染中成鱼。
症状主要表现为鱼苗拖便、活力弱,头部发红,眼球凸出,漂浮于水面
从发病症状看,黑鱼、大口黑鲈虹彩病毒病的症状较为典型,其常见的症状有:花身、烂身,脸部以及嘴部充血溃烂,肝脏有白斑或失血呈浅粉色,脾脏肿大等;
脾肾坏死病毒病较为少见,发病鱼症状主要表现为鳍条基部、肛门充血发红,肝脏淡红或发黄,脾脏发黑等;弹状病毒病的症状则因规格而异:小规格苗种(全长1.2-4.0cm)。
症状主要表现为鱼苗拖便、活力弱,头部发红,眼球凸出,漂浮于水面,反应迟钝,后期会出现明显的“打转”现象,大规格苗种(全长5-10cm)症状则表现为腹鳍基部、尾鳍基部等处充血发红,随着病情的发展亦会出现“打转”现象。
示花身、烂身(黑鱼、大口黑鲈虹彩病毒病) ,示脸部以及嘴部充血溃烂(黑鱼、大口黑鲈虹彩病毒病) ,示肝脏白斑(黑鱼、大口黑鲈虹彩病毒病) ,示肝脏发白或浅粉色(黑鱼、大口黑鲈虹彩病毒病);
示鳍条、肛门充血发红,肝脏淡红或发黄,脾脏发黑(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病),示鱼苗拖便、活力弱,头部发红,凸眼等(弹状病毒病) ,示腹鳍基部、尾鳍基部等处充血发红(弹状病毒病)。
病原及其特征:虹彩病毒属大型二十面体状、细胞质型DNA病毒。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SKNV)是危害鱼类最主要的病毒
症状及流行病学:病鱼主要表现为鳃盖及各鳍条、体侧有出血斑点,肝、肾肿大,胆汁发黑等症状。虹彩病毒病具明显季节性,主要发生于7~10 月高温季节。
流行高峰期为每年的 5~9 月,一般每年的 11 月中下旬水温降低后,黑鱼、大口黑鲈等于的死亡率会大幅度下降。
养殖密度不合理,是众多疾病问题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诊断与检测:HE 染色、电镜观察等一些形态学和免疫学方法常应用于 ISKNV检测。付小哲等以 ORF007 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荧光定量 PCR 检测ISKNV 的方法。
二、黑鱼、鳜鱼、大黑口鲈鱼虹彩病毒的病因
目前发病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苗种携带病毒,苗种长途运输过程使用过低温度的井水或过高密度等导致鳜鱼强烈应激,鱼体质下降,是发病的重要诱发因素;发病后大量使用消毒剂等刺激性药物也是死亡率高的原因之一。
1、天气原因:天气不稳定,多强降雨天气,天气变化大,都容易让鱼产生应激,从而降低鱼体自身免疫力,容易感染细菌病毒病,导致虹彩病毒发作。
2、用药不当:养殖朋友们在日常养殖过程中如出现用药不当的情况,会对加州鲈造成损伤,同时易引起应激,鱼体免疫力降低,从而感染病毒病。
3、养殖密度大:养殖密度不合理,是众多疾病问题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切莫贪多,养鱼可不是“多多益善”,合理的养殖密度才会有最多的效益。
4、水质底质不好:养鱼就是养水,可不能懈怠,最近不少朋友反应亚盐降不下去!做好日常的改底和调水工作!
5、肝脏不好:肝脏是鱼体重要的免疫器官,而人工喂养的环境下,加州鲈又是天生的“脂肪肝”,肝脏容易出现问题。
从而导致鱼体免疫力弱,养殖过程中如投喂量大、水质不好等原因,加重肝脏的负担,进而感染虹彩病毒。
三、黑鱼、鳜鱼、大黑口鲈鱼虹彩病毒的防治
1、严格选苗,近期,虹彩病毒病已呈爆发性流行态势,防控形势十分严峻。对于有计划放苗的养殖户,我们强烈建议在购苗前进行苗种检测,选购不携带病毒的苗种。
根据我们的检测及后续追踪,尽管投放不携带病毒的苗种在后续养殖过程中仍存在感染病毒的可能(水源、食源等传染),但和未检测病毒的苗种相比,其病毒病的发病毒率大大降低。
2、加强水质管理,稳定的水质是预防虹彩病毒病的重要基础。应每天监测水温、溶氧、氨氮、亚硝酸盐等关键指标,确保水质稳定。具体来说,溶氧应不低于5mg/L,氨氮不高于1.5mg/L,亚硝酸盐不高于0.3mg/L。
3、合理控制养殖密度,过高的养殖密度不仅会增加虹彩病毒病的发生风险,还会影响养殖动物的生长和健康。因此,应根据养殖条件和养殖动物的生长情况,合理控制养殖密度,确保养殖动物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和良好的生活环境。
4、用药防治,(1)海得宝(采用高活性最新菌株:噬菌蛭弧菌、粘红酵母、免疫多糖、促生长因子等。)净化水质。有效降解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增强水体溶氧与稳定性,保持水体活性与良好水色,优化水体环境。
常规用量:每亩每米用10-20毫升,每隔7-10天左右用一次,直接用本塘水稀释后全池泼洒。
(2)五黄粉(主要成分黄芪等植物微粉。),每月3次(按5%投饵量计,每100kg饲料用本品500g)。每日1次,其它水产动物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酌情使用。全池泼洒:按每1m3水体1-2g的量。
具有保肝、护胆的生物调节作用,增强体质,提高应激能力,广谱抗菌,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预防常见水产问题。
以上内容由济南祺茂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欢迎您留言评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