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平均距离2.25亿公里,最近时约为5500万公里。作为地球的“姊妹星”,火星是人类深空探索的第一站,已经有各种轨道飞行器和着陆器在对火星进行连续观察。只因它被寄予厚望,可能是未来星际移民的首选之地。而根据传回的火星环境照片,我们发现地球上也有一些很像火星的地方,而其中最大的类火星环境就在柴达木盆地,那是一处雅丹地貌分布区。
雅丹地貌构建的类火星环境
从西宁向西,绕行青海湖,翻越天峻山,我们便逐渐进入到了柴达木盆地,一路大地苍茫,沿途景致随即被深褐色的荒漠景观取代,皑皑雪山和土黄色的戈壁相互映衬,延续着亘古未变的颜色,世界上景观最单调的地方莫过于此,仿佛永远也走不到尽头,路边时有羊群或牦牛吃草,偶尔才看到包裹严实的牧羊人。
穿越柴达木盆地的车队留下的车辙印,地表为强风吹走细小沙尘颗粒之后留下的砾石,而地表下则都是粉沙质黏土
勇气号火星车在火星的“丈夫山”附近拍摄的照片,图引国家地理
但现今干旱成一片荒漠的柴达木盆地,曾经却是一片广阔的水域。2300万年前,由于印度板块猛烈撞击欧亚板块,青藏高原随之不断抬升,高大山脉逐渐阻挡了印度洋的暖湿气流,气候持续干旱,原本湿润的湖盆区域逐渐蒸发,便形成了现在柴达木盆地的模样——连绵广布的荒漠戈壁和零星分布的盐湖。
随着远古大湖的退缩干涸,古湖中沉积的砂土层即暴露于地表,其中既有年代较新未完全固结的疏松沉积岩层,也有年代较老固结较好的坚硬变质岩层。这些岩层受到构造挤压,形成西北走向的长垣穹丘,分布于柴达木盆地东起马海、南八仙,北接德宗马海湖、冷湖,西达茫崖、一里坪,南至达布逊盐湖、东西台吉乃尔湖的大柴旦镇以西约200平方公里的区域。
柴达木盆地作为青藏高原北部的低地,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常年强风肆虐。特别是阿尔金山北麓处在新疆多个大风区汇集之地,从哈密噶顺戈壁吹走的沉积物降落堆积成库姆塔格沙漠后,随着西风不断积蓄力量,便通过茫崖、冷湖一带的多个山口翻越阿尔金山进入柴达木盆地。
强烈的狭管效应,强化了进入柴达木盆地的风力,据统计,冷湖、茫崖一带风速大于每秒5米的大风日数,每年可达289天至318天,而8级以上的大风日,年均高达110天,甚至可出现40米/秒的强风,风力蚀积强烈。不过随着风力逐渐被削弱,柴达木盆地东部的风蚀作用较弱,所以雅丹地貌主要集中在盆地西部。
中国最大的雅丹地貌分布区
“雅丹”是维吾尔语,意为“具有陡壁的土堆丘”,也叫“风蚀林”、“沙石林”,属于一种奇特的风蚀地貌。由于千万年的地质变迁,柴达木因褶皱而隆起和因断裂破碎的裸露第三级地层,在风力长期的吹蚀、磨蚀作用下,同时又受到暂时性流水作用、风化作用、盐化作用及构造因素等,一部分地表物质形成了多种残丘和槽形低地。
在定向强风的塑造下,原本平坦的地表发育成许多不规则的垄脊沟槽,顺盛行风方向伸长,沟槽越来越大,垄脊越来越小,出现不连接的许多土墩,形成向风一侧陡峭,背风一侧平缓的形态,同时又变幻出齿状、梳状、鲸背状、土柱状、坟堆状、船形、人形、兽形等等无穷的造型。这种冷峻苍凉、荒芜嶙峋的场景,常常让人有如入火星般的感觉。
东台吉乃尔湖畔波光相映的水上雅丹
其中最典型的的就是风蚀残丘,盛行的西北风向与盆地中岩层褶曲的长轴平行,大风顺着这些地形的通道,对砂泥质的岩层进行强力的雕凿与刻蚀,便形成了魔鬼城般的风蚀地貌。它既有孤丘密集的典型雅丹,也有如城垣古堡的风蚀长丘,也有如东台吉乃尔湖畔波光相映的水上雅丹。
也有一些五彩斑斓的彩色雅丹,比如俄博梁一带,这些黄色、红色、灰白色的不同岩层,反映了岩石沉积时,古地理与古气候环境的冷、热、干、湿带来的矿物成分变化。当气候较为温凉潮湿时,沉积物多呈灰白色、黄色,而当气候较为炎热时,沉积物中的铁质被氧化,形成红色的氧化铁矿物,岩层便显现出红色。
由于地形和岩石的差异性,柴达木盆地西部的雅丹地貌有着不同的发育程度,形态也是千姿百态,各种姿态的土塔土堡林立在戈壁荒漠中,形成了规模宏大、形态各异的雅丹群。面积达2.24万平方公里,成为中国最大的雅丹地貌分布区,其雅丹类型、造型之丰富,堪称风蚀地貌天然博物馆,即便放眼全球,也是雅丹地貌的佼佼者。
只是柴达木盆地的雅丹地貌,相较新疆乌尔禾魔鬼城等风蚀景观较为偏远,也更不为人所知所见,堪称这个星球上最为静寂的雅丹地貌群,但也正是寂寥,成就了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表环境。
上期回顾:柴达木盆地:青藏高原上的聚宝盆,不只是盐的世界,还是油气宝库
备注:本文是《西北五省合集》的第71章原创作品,仅为一家之言,转发请注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及出处】,抄袭必究。另文中配图部分引自网络,如有版权私联请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