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曾是“有凤栖于池上”的状元故里;而今是欣欣向荣的环湾新城。万古长空,风云激荡,尽管黄尘古道已被岁月湮没,但古镇曾经的人文盛景,仍值细品和珍藏——

  一场盛会,尽显古镇人文之盛;一组数据,揭秘鲜为人知的人文故事。

  昨晚,历时四天的2024晋江九十九溪田园风光文体旅融合暨万人博状元嘉年华活动圆满结束。活动中,上万晋江及泉州古城周边居民在乐享文体旅大餐的同时,一组数字被频频提及——“5234”。

  “5234”究竟是何意?难道是活动密码?

  其实,“5234”是一组概括池店历史文化名人的数字。

  “5”即5位状元:唐代仕村(古称“徐公店”)的福建首位状元徐晦,五代渎头村(世科陈氏始祖)状元陈逖、潘湖村状元黄仁颖,宋代清蒙村(古称“旌贤”)状元王曾,清代钱头村状元吴鲁。“2”即2位榜眼:唐代潘湖的开闽甲第榜眼欧阳詹、明代潘湖欧祠山的榜眼黄凤翔。“3”即3位宰相:宋代清蒙宰相王曾、宋代潘湖丞相欧阳珣、清代潘湖湖口大学士黄锡衮。“4”即4位尚书:唐代仕村礼部尚书徐晦、池店李厝工部尚书李稠,明代潘湖临漳刑部尚书黄光升、潘湖欧祠山南京礼部尚书黄凤翔。

  这些历史名人,如同池店镇历史长河中的璀璨星辰,熠熠生辉。

  池店,古称“凤池”。《泉州府志·卷之九·水利》记载:“凤池,在郡南关外二十九都和风里,长十余丈,阔三丈,深丈有奇。或云两池相接,其形似凤,或云昔有凤栖于池上。”

  有凤栖于池上,池店这一钟灵神秀之地,自古以来便是英才辈出。这些文人墨客、贤能之士,或足智多谋,或才高八斗,或高义大德,他们的卓越成就,足以令后人敬仰。

  今日,晋江经济报特别策划,带您走进这座充满魅力的海江雄镇——晋江池店,一同探寻那些被岁月尘封的人文故事。

  【唐五代】

  “开闽甲第之史”

  池店为什么会成为名人辈出之地?这就不得不提池店的地理优势了。

  池店地处晋江下游南岸,属于晋东平原的一部分,与古泉州中心只有一水之隔;晋江境内最长的河流九十九溪,穿镇而过,滋养了这片肥沃的土地,使得两岸田畴丰饶、鱼米充裕。

  正是这样的地理条件,让池店脱颖而出,成为部分士族南迁的理想之地。特别是在唐“安史之乱”及五代时期,战乱频仍,大量士族避乱南徙,池店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成为他们的首选之地。

  在南迁的士族中,“开闽甲第之史”的欧阳詹家族就是其一。

  据记载,欧阳詹家族原籍江西鄱阳,唐代初年迁至池店潘湖。

  由于欧阳家族在地方政治格局中具有一定影响力,加之池店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使得出生在池店的欧阳詹生活无忧,既能享山泉禽鱼之乐,也能执书一卷,在山湖溪河边忘我读书。潘湖资福院后的石塔曾见证他的学习成长,九十九溪上的吟啸桥,更因他在桥上吟啸读书而得名。

  欧阳詹的科举之路,亦是池店乃至泉州文化觉醒的象征。

  在隋唐时期,闽地学子多眷恋家乡,不愿科考出仕。据史料记载,从隋炀帝开创科举制至中唐时期,180年间,泉州无一人参加进士考试。唐贞元二年(786年),31岁的欧阳詹在父母的鼓励和里人的支持下,踏上赶考求仕的艰难道路。在长安苦读六年后,欧阳詹名列榜眼,与贾稜、韩愈、李观、崔群等名士同登“龙虎榜”。

  唐贞元十五年(799年),欧阳詹得授“国子监四门助教”一职,主要从事官学的教学辅导工作。虽未能施展抱负,但他仍然兢兢业业,对后学循循善诱,积极为国举荐贤才。尤其是他对闽地士子的悉心指导与激励,最终促使泉州成为中国古代科举重镇之一。

  欧阳詹的激励不仅影响了当时的一代学子,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赋诗《徐十八晦落第》,以“嘉谷不夏熟,大器当晚成”来鼓励第一次科考落榜的徐晦。在欧阳詹的激励下,徐晦终于在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年)再次应试科举,并高中成为福建地区第一个状元。可惜那时欧阳詹已经英年早逝,未能亲眼见证这一辉煌时刻。

  明代理学名臣蔡清认为,正是由于欧阳詹的成就,闽地儒学风气开始振兴。

  欧阳詹的事迹,同样激励着池店同乡陈逖和黄仁颖。这两位状元郎也是泉州府文庙“登第皂荚”传说中的“主人公”。

  据宋《太平广记》引《稽神录》“登第皂荚”一文记载(《泉州府志》和《晋江县志》也有相关记载),每逢开科考试,泉州府文庙内皂荚就开花结荚,结多少荚预示该科有多少泉州人中进士。相传五代后梁贞明四年(918年),陈逖和黄仁颖参加进士科考试时,泉州府文庙内皂荚树突然提前开花,生出一荚半的皂荚,泉州城内纷纷议论必有州人登第。果然,陈逖高中状元,而黄仁颖明经科考试及第,但进士科考试落第。随后,黄仁颖返回故乡,继续寒窗苦读。后唐同光元年(923年),开科考消息传出,文庙内的皂荚树旧生荚复生全荚,泉州城再传议论声。后唐天成二年(927年),黄仁颖终于高中状元。

  陈逖和黄仁颖在天下动荡的五代相继高中状元,为当时学风渐盛的泉州留下了一段佳话。他们一生崇奉欧阳詹的文章和德业,做到为官清廉、心怀百姓,为民众和朝臣所敬重。

  【宋元】

  海上丝路的“交通大动脉”

  最近,备受关注的御赐桥保护项目再传喜讯,晋江文保中心工作人员已完成走访及勘探等工作,预计重新修复100多米的古桥。各项保护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

  2022年,晋江市在启动池峰路南延片区改造项目时曾明确,将项目改造范围内的御赐桥就地保护“留下来”,并将其与众多具有闽南风格及南洋风情的建筑遗产一道,打造成城市文化景观。届时,这座千年古桥,不仅将继续方便人们的出行,还将成为池店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御赐桥,是宋代古官道中一座重要的古桥,不仅与池店御辇村历史相连,也与御辇人精神相伴。

  宋元时期,得益于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池店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与交通优势,成为经济与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不仅九十九溪因承载磁灶瓷器的运输而愈显繁忙,御赐桥等桥梁也相继建成,这条桥路相联的宋代古官道一路南延至潮汕、广州,构建起一条繁荣的水陆交通大动脉。由此,池店在宋元时期成为经济兴盛的宝地。

  关于御赐桥的由来,流传着一段与南宋幼主相关的传说。

  相传,南宋末年,元兵南下,宋幼帝逃至南方,途经御辇村时,被溪水阻挡。宋幼帝看到大家因为溪上无桥过不了溪,便提议在此建桥。宋幼帝离开后,当地人集多方力量建起了一座木桥,并因是宋幼帝御口说要建桥,便取名御赐桥。到了明朝,村民又将桥改建为石桥。

  有趣的是,因闽南方言中“御赐”与“牛屎”谐音,当地人常以“牛屎桥”称呼这座古桥,为这座历史建筑增添了几分趣味。

  御赐桥所在的池店,自古以来就是交通便利、万商云集的宝地,吸引了众多商贾和文人墨客前来定居或经商。同时,得益于方便的交通,也有很多人从这里走出去。状元郎王曾的父辈就是从池店走出去的。

  宋代状元郎王曾祖上世居王厝埕(池店清濛),为“开闽三王”之王审邽的裔孙。其父王易,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976—984年)任青州益都(今山东青州)尉。王曾少时随父兄迁居山东,8岁时,王易在任上去世,叔父王宗元收养了王曾,并请清河(今河北)名师张震教授他。

  时90岁的张震授徒无数,但看到眉目如画、一表人才、进止有礼、寡言少语、才思敏捷的王曾,仍是欣喜不已。他曾对王宗元说:“观其见识致宏远,终任将相。”

  一语中的。北宋咸平五年(1002年),王曾中廷试第一名。此前,他在乡试、 会试中亦为第一,系“连中三元”,成为中国1300多年科举史上13名“连中三元”者之一。

  当时,著名文学家杨亿见王曾所作之赋,赞叹道:“这是辅佐帝王的人才。”金殿传胪后,王曾被授予将作监丞。他在信中向叔父王宗元报喜,“曾今日殿前, 唱名忝第一,此乃先世泉州王审邽积德,大人不必过喜。”

  为官期间,王曾为人端厚正直、严肃持重,先后担任过判大理寺、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宰相等要职。1038年11月,王曾因病去世,归葬于老家晋江。宋仁宗闻讯停止朝会两天,亲书“忠亮正直”四字赐予王曾。皇祐年间(1049—1054年),宋仁宗又亲笔为王曾篆额“旌贤之碑”,宋代皇帝向大臣赐碑篆,自王曾始。宋仁宗去世后,以大臣神主附享神庙,王曾被列为第一人。

  据说,王曾的后人后来又回居泉州。人来人往间,时光倾泻而逝,地处交通要道的池店,成为经济兴盛的宝地,也成为宋元时期泉州商贸繁荣的见证,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明清】

  “人文之盛,甲于闽省”

  学生参观吴鲁故居

  不久前,池店镇在钱头村举行首届吴鲁文化季活动启动仪式。吴鲁,这位科举时代福建最后一位状元,再次引起广泛关注。

  吴鲁(1845—1912年),字肃堂,号且园。他一生关心国家命运,以振兴文教为己任,广筹经费,建立学堂;他主张因材施教,重用从海外留学归来的人才;他因政衰理丧,严责家人重节操持正气;他曾怒发冲冠书写《百哀诗》,痛斥八国联军暴行,描绘清廷君臣丑态。

  其实,作为“超级学霸”的吴鲁,可不只会考试,他还是清代著名的书法家和古玩书画鉴赏家。

  他曾为泉州涂门街西段的东观西台,题中门屏风:“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闻诗知国政,讲易见天心”。字体沉雄峻拔,堪称大家。弘一法师在南安雪峰寺见到吴鲁手书的“大雄宝殿”后,赞叹不已,并在《吴肃堂临董华亭龙神感应记》中对其作出“书法严肃端庄,能副其名,可宝也”的高度评价。

  谈及明清时期的池店,还有位名人必须提。那就是以诚信经营、乐善好施著称的大慈善家——李五。

  李五(1386—1457年),字俊育,号自然,晋江凤池(池店)人,是明朝时期闽南著名富商、慈善家。

  说到李五,要先从明朝时期泉州教育事业呈现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说起。

  有明一朝,泉州共产生文举人1734名、武举人347名;文进士595名、武进士66名。状元、榜眼、探花等人数位居福建各府州前茅。池店村的李贯、新店村的李雍等,都是明代的进士。当时,泉州有“人文之盛,甲于闽省”之说。

  在那个文风昌盛的时代,李五虽以商贾之身未涉仕途,却饱读诗书,精通六艺,更以诚信经营、乐善好施著称于世。

  李五以“凤池糖”发家后,在地方公益事业上倾注了大量心血。他耗费万金,重修洛阳桥,为过往的行人提供方便;重修“六里陂”,为当时晋江最大的水利工程,工程涉及现在的鲤城新区、晋江池店及石狮市,迂回曲折四五十里,使晋东平原减除旱涝之患;重修池店村中始建于宋代的福海堂,这是晋江唯一仿效佛教石窟文化的寺庙;铺筑途经家乡的泉安古大道,修吟啸桥、桥亭桥,保证道路畅行;创办桂岩书院,让村中学子就学……

  值得一提的是,李五还是个不折不扣的儒商。相传,李五善南音,且洞箫极佳,因为这一艺还救过自身一命。

  相传,有一年,满载“凤池糖”的李五船队,浩浩荡荡地沿晋江北上。不料,到达浙江舟山海域时,突遇海盗劫持,李五及其船队悉数被掳。

  被囚禁在船舱中的李五,在烦闷之际,意外发现舱中竟有洞箫等南音乐器,便向看守他的海盗借来洞箫吹奏。箫声激越呜咽,在海面上回荡。船上传授曲艺的弦管先生被李五高超的吹箫技艺折服,惊叹道:“此等技艺,唯有福建泉州的‘凤池’李五方能匹敌。”李五闻言,急忙自我介绍,弦管先生随即将他引荐给海盗首领。

  恰巧海盗首领也是个南音爱好者,常借南音排解寂寞无聊的海上生活,于是便留下李五传授南音曲艺。相处日久后,李五大胆地向海盗首领提出要求,恳请放他回家与久别的亲人团聚。海盗首领劫了李五的大批货物,又见他教授曲艺十分勤勉,便爽快地答应了他的请求,并说,“我们劫了你的货物,你又当我们的先生,货物已是兄弟们的,不便归还。等有新的货物,还你一些,你再回去。以后遇到我的兄弟们,你尽管放心行驶。”李五不敢推辞,只能耐心等待。直到有一天,海盗首领又弄到一些货物,交给李五后,他才辞别海盗,继续北上航行。

  凭着聪明才智,李五的商业帝国遍布闽南及我国中北部沿海地区。他也助力池店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商业社会转型,为池店乃至泉州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为富而仁的李五,不仅被后世代代称颂,更为后世子孙留下“善”的传统,也使得池店镇成为一个充满爱心和正能量的地方。

  前段时间,池店村又收到200万元捐款,该款项由晋江爱国侨彦李祖荫的哲嗣——“侨四代”李嘉洛从菲律宾汇款而来,用于助力池店中心幼儿园改扩建。至此,李嘉洛助力池店中心幼儿园改扩建已捐资逾500万元。近半个世纪以来,李祖荫、李嘉洛两代人接力慷慨捐赠几千万元,其接力兴学、培育英才、造福桑梓的故事,已在池店传为佳话。

  【当代】

  李焕之的音符人生

  人民音乐家李焕之,是池店人的又一个骄傲。

  李焕之,祖籍池店村,1919年出生于香港,少年时代在厦门度过。他从小接触广东、福建的民间音乐,1934年回到故乡,就读于泉州培元中学。1936年春,他考进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现上海音乐学院),师从萧友梅,学习和声学。从16岁开始,李焕之便开始创作歌曲,第一部音乐作品便为郭沫若的诗作《牧羊哀曲》谱曲。由此,他开始了长达65年的音乐创作生涯。

  抗日战争爆发后,李焕之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歌咏运动,并在香港加入“抗战青年社”。1938年,年仅19岁的李焕之毅然放弃继承家中商行,背着家人随身携带一首混声四部合唱《保卫祖国》,与“抗战青年社”同仁一起前往“革命圣地”延安。

  在延安,李焕之进入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师从冼星海学习作曲和指挥。1938年11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启了以歌为戈的革命生涯。在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他用自己的才华,谱写出《修飞机场之歌》《抗战救亡曲》等一系列激昂振奋的音乐作品,用音符与乐谱凝聚起民族团结的抗战力量。

  1955年,李焕之创作了《春节序曲》,因其旋律流畅明快而喜庆,每到春节便飘荡在大街小巷上,也成为音乐舞台上演奏次数较多的中国管弦乐作品之一。2007年,《春节序曲》还随着我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飞声”外太空。

  李焕之在65年的音乐生涯中,共创作了300多首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鲜为人知的是,他还是李五的十四世孙,并继承了李氏家族为人谦逊、行事低调、爱家爱乡的好家风。

  1954年,李焕之为国歌编配合唱与管弦乐总谱,但他从未主动提及,此事也鲜为人知。30年后,其子李大康在录制国歌立体声版本时,才得知该管弦乐总谱是他父亲的作品。

  因工作繁忙,事务缠身,李焕之终未能回归池店故里,这也成为他此生最大的憾事。

  对于家乡池店村,李焕之有着解不开的情结。晚年,他以家乡的字辈认祖,曾想回家乡拜祖认亲,然而因病未能成行。病中,李焕之时常写信向乡亲询问家乡情况。他在给池店乡亲的信中写道:“以后有事可以直接与我联系,为家乡做点事,我是很乐意的,也甚感荣幸。”

  李焕之亲笔信

  1988年,池店宗亲重修宗祠,邀请李焕之为祠堂题写匾额及楹联。彼时,70岁高龄的李焕之即将住院治疗,但他却说,“老家的事不能耽误,还是要先写好。”他带病挥毫,一遍又一遍地写,直到满意了才安心去治疗。如今,由李焕之题写的“凤池李氏家庙”匾额及楹联,就嵌在凤池李氏家庙大门上。

  1995年,在晋江庆祝建市十周年之际,李焕之和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同学蔡其矫(晋江人),合作谱写了《晋江之歌》。

  1997年4月,身患重病的李焕之在病中坚持为《池店中心小学校歌》作曲。李焕之的妻子、中国著名儿童音乐作曲家李群也在同年为池店中心幼儿园创作了《池店中心幼儿园之歌》。

  2000年,在弥留之际,李焕之再三交代儿子,一定要早日到家乡寻根拜祖,以弥补他一生中最大的遗憾。为还其愿,李焕之的儿子李大康、李小康、李毅康,都先后到池店村寻根认祖。李焕之家乡的乡亲为了永远地缅怀他,建立了“晋江市池店李焕之纪念馆”。

  尽管李焕之离世已有24年,但他创作的《春节序曲》《社会主义好》等经典作品,将永远被人们铭记。

  这些年,晋江市、池店镇多次举办李焕之纪念座谈会、李焕之纪念音乐会等。今年,在晋江及池店镇村努力下,李焕之音乐馆在风景秀丽的九十九溪畔启动建设,预计10月份开馆。李焕之的音乐才华和爱国情怀,也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为家乡的文化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亲爱的读者,这些“池店故事”你们看过瘾了吗?

  其实,池店故事还有很多,包括“五四”爱国运动期间的魏峥峨、魏峥程;归国抗敌的华侨英烈沈尔七;在“白色恐怖”时期仍然坚持斗争的烈士李昭秀,还有新加坡佛教总会主席、一代高僧宏船法师,彩扎名匠卢金钗,菲律宾独立运动著名领导人罗曼·王彬等。

  池店的文物古迹更是数不胜数,包括欧阳詹故居、状元第、御赐桥、江上塔、庆莲寺、营边大桥、吟啸桥、冷水井等。

  进入新时代,以“状元故里 环湾新城”为定位的池店镇,正立足泉州“南门外”区位优势,主动承接泉州古城文旅经济辐射带动,深挖文化资源,加快实施新时代凤池故里“六个一”文化振兴策略,陆续为大家“端”出一道道“文化大餐”。

  池店故事,还很长,还很多……

  (感谢吴金鹏、何振良、粘良图、陈仲初、陈金土等老师提供相关资料、叙述)

  (记者_曾舟萍 董严军 陈巧玲 尤泽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