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想象吗?堂堂一国之君,朝堂华服之下穿的居然是开裆裤。这可不是哪个皇帝的特殊癖好,实际上在历史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从贵族到贫民人人都穿开裆裤。为什么呢?一起来聊一聊。

这种今天看起来有些奇葩的着装其实是特定生产力的产物。大家知道人从原始社会开始有了衣物蔽体的意识,最早用什么呢?动植物的皮毛,也不会做,一整块往身上招呼。后面技术好了一点,可以用麻绳编织一些所谓的布料。但是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那玩意儿肯定不那么舒服,所以早期人们的衣物只遮蔽要害部位,内裤这种东西那是想想都觉得疼。那你说后面有柔软的布料啊,春秋战国时期蜀地就有了非常精美的蜀锦,普通人也就罢了,那些王公贵族怎么不给自己整条内裤呢?这就和中国传统的服饰有关了,中国古代上衣下裳,衣就是宽大的外袍,裳就是裙子,穿过连体衣的应该都知道,上个厕所那是要命,怎么办呢?得了,继续穿开裆裤吧,反正穿了那么些年也挺适应。实际上到了汉代以后才逐渐有了裆部缝合的裤子。

由于在漫长的时间里中国人群体穿开裆裤,就导致中华文化里特别注重如何坐这个事情。看过琅琊榜的都知道,梅长苏他们聊个天都喜欢席地而坐。实际上早期像坐垫、塌这种比较低的坐卧具一直都是主流,凳子等高一点的坐卧具都是唐朝以后的事情了。那在低坐卧具时代怎么坐就是个大问题了,一不小心就容易走光,这些催生了众多坐的礼仪。比如我们经常说的正襟危坐就是一种,遇到非常正式的场合,跪坐在地上,屁股离开腿,挺直身子,反正就很累,血液不流通嘛。平常时候倒不用正襟危坐,不过防止走光也要跪着坐,也是一件很累的事情。所以有一个故事就是说有一天孟子回到家看见媳妇儿箕踞而坐,啥意思就是像簸箕一样坐着,有点像我们今天的葛优躺,就闹着要离婚。后来孟子她妈就出来了,说人家在家又没出去,哪能天天那么跪着,累死个人,这事儿才算完。所以不建议大家这样坐,比较有意思的是小日子当年留学生来中国看这样坐很有仪式感,就学回去了还一直传到现在,实际上当时留学生走没多久中国人自己就嫌那玩意儿太伤腿,改用凳子解放了膝盖,所以说同学们,多读历史省的盲目乱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