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个冒失鬼,刚保存的草稿找不到了!只有再写一遍。
学任何东西,谁也不是生来就会。就拿我来说,做了错,错了又做,像这样的糗事举不胜举。
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记得那个时候生活物质馈乏,女人们都时兴买毛线织毛衣。女儿出生后,我不愿麻烦大姐,自己买毛线学织衣物。(她有她的事要做)
刚开始织最简单的--冬天女儿套棉裤外穿的开裆裤。织好后腰部安橡皮筋。这个较简单,只需注意两点:一个是只要大小掌握。刚开始,起多少对我不知道,问我大姐; 后来就自己捣鼓。再就是注意前后开裆长短就行。就算是这样简单,我把一个裤腿织了三十五对,另一个裤腿织出了三十六对。
冬天冷,我又学着给女儿织内穿的背带裤。这个稍难一点。前面胸部肚兜要织成一个梯形,再就是腰部非常关键。从肚兜两边向外添,织好后左右两边扣子正好扣上扣眼,那就算“添"准了。所以为了"刚刚好″,腰圈地方拆了织,织了拆。
记忆最深的是给女儿织的第一件红毛衣。因为是内穿,买的细毛线,起头的对数难把握。毛衣不比裤子,不光织成一件衣服还要编出花式。当然,我刚开始学,选择的是既简单又贴身的针法~双上双下。冬天的夜晚,等孩子睡熟后,我便坐在被子里编织毛衣,经常织到深夜都没瞌睡。一针一线辛辛苦苦织到分了袖分了领,待到前后衣片对接,连上肩部时,发现两个问题。一个是肩袖部位织短了,上面尺寸不够,衣服变小了!另一个是领,还没织上边口,就已经很小,若领口织上边,孩子的头都钻不进去。我对着样衣看了又看,拿着尺子量了又量。左看右看 "不行--拆!" 织时千针万线千辛万苦,拆时三下两下。所幸此后自家的织物我能勉强成衣,不用麻烦别人了。
日常生活中屡错屡犯的例子也不少。就说每次炒菜,我习惯边炒菜,边拿抹布擦--灶台上从锅中冒出来的油渍。每次尽管特别小心,但手腕还是经常被烫到,还好没疤痕。就算被烫到,擦灶台的习惯我不会改。还有上个月,孩子好奶想吃饺子,之前我做给她吃过。我就用平底锅给婆婆煎上了一锅饺子。因为锅里水很多,婆婆跟我在客厅说话…我听见噼啪响,赶紧跑进厨房,揭开玻璃盖,就多说了一会话,饺子底面全糊了!
是不是做事出错了就再也不做了呢?
是不是年龄大了就不能犯错,害怕犯错呢?
我以为人之所以犯错是不知道是错!倘若知道手会被烫,有谁故意去烫伤自己?如若知道饺子会烧糊,岂会不赶快去关火?
经一堑,记一次教训。我是平凡人,做事时常会出错,纠正后,再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