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的王某在一年前因为失恋后心情郁闷,不愿出门交友,工作尚能完成。后来逐渐开始疑心,认为别人都看不起她,感觉有人要害她,甚至父母都在饭里放毒,为此骂父母。慢慢地又出现幻听,开始听到一些电流声,以为是耳鸣,后来逐渐听见很多人议论她,甚至骂她,为此自言自语,与空对骂。家人发现她行为异常,不与人交流,有发脾气、骂人、打人的现象,便将其带到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就诊,诊断为“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经过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配合心理治疗,患者精神症状消失,出院后在家能坚持服药治疗,定期到精神科门诊就诊随访,目前已经重新就业。

什么是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科最常见的疾病,多起病于青壮年,缓慢或亚急性起病。病因未明,临床特点是患者的思维、情感协调、行为与现实脱节。一般没有意识障碍和智能障碍。

如何识别精神分裂症?

早期精神分裂症会出现失眠多梦和性格改变,并伴有脾气暴躁、容易发怒,有的患者还会出现行为异常、孤僻懒散。随着病情发展,患者会出现幻觉和妄想,总是感觉自己会受到迫害和骚扰,经常会出现错误的观念,严重的还会导致自杀或者攻击他人行为。

具体表现有:

1、睡眠改变:难以入睡、易惊醒,整夜做恶梦或睡眠过多。

2、情感变化:情感变得冷漠、失去以往的热情、对亲人不关心、缺少应有的感情交流与朋友疏远,对周围事情不感兴趣,或因一点小事而发脾气等。

3、行为异常:行为逐渐变得怪僻难以理解,喜欢独处,自语自笑、生活懒散、发呆发愣、外出游荡等。

4、敏感多疑:对什么事都非常敏感,把周围的一些平常之事和自己联系起来,认为是针对自己的。如别人在交谈,认为是在议论自己;别人偶而看自己一眼,认为是不怀好意。有的甚至认为广播、电视、报纸的内容都和自己有关,察言观色,注意别人的一举一动,有的认为有人要害自己,不敢喝水、吃饭、睡觉,有的认为爱人对自己不忠而进行跟踪。

5、性格改变:原来活泼开朗的人,变得沉默少语,独自呆坐,不与人交往;干净利索的人变得不修边幅、生活懒散、纪律松弛、做事注意力不集中。

6、脱离现实:沉湎于幻想之中,做“白日梦”,可出现幻觉或妄想。

家属如何照顾

精神分裂症?

1、监督服药是最主要的,药物治疗是精神分裂症最主要的治疗手段,所以家属监督他们服药,养成良好的服药依从性。

2、注意饮食。精神分裂症患者懒散少动,容易造成肥胖,服药也会造成代谢紊乱,要控制高热量饮食以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精神分裂症患者也不宜饮酒。在饮食时要定时定量,多吃绿色蔬菜及新鲜水果,以补充足量的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3、家属多去鼓励患者进行自我照顾,积极进行一些技能训练,从简单开始学习,循序渐进慢慢再学一些复杂的技能,启发患者主动性。同时鼓励他与人多交流,提升其自信心,有助于他社会功能的康复。

4、平时要注意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把患者作为正常人看待,避免出现心理歧视。

如何预防精神分裂症?

1、生物学方面,父母在生孩子之前有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父母的生活习惯会影响后代健康。

2、父母要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特别是父母要关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因素。比如,良好的夫妻关系,可以让孩子有很好的安全感,能够与异性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理解并尊重孩子,以及有效的亲子沟通,可以让孩子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

3、了解精神分裂症的相关知识多关注关心身边人,做到早期发现,早期干预。

专家简介

董继承

精神一科(重性精神病科)主任

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

学术兼职: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森田治疗学组委员、山东省神经科学学会行为与健康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预防医学会精神卫生分会委员、青岛市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编委。

擅长:婚姻、情感心理咨询及精神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尤其对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诊治。

研究方向:

重性精神病的诊断与治疗。

坐诊时间:

周一上午 精神科专家门诊

周四上午 心理咨询门诊

周四下午 失眠门诊

在线预约

供稿:精神一科 董继承

编辑:吕真钰

编校:原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