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中元节,我按照惯例去买烧纸,看到祭祀物品的种类已经扩充到手机、汽车、冰箱、大别墅,简直包罗万象。相比之下,传统的纸钱刻得越来越敷衍,整摞里杂七杂八地夹杂着边角料,一看就是机械化的批量产物。让我不由得想起小时候的中元节,那时每家每户都自制纸钱、元宝。
上世纪八十年代各种节日的仪式感很强烈,中元节因为要祭奠祖先,尤其郑重虔诚,烧纸钱、摆贡品、上香,按部就班。烧纸用黄草纸,用割刀切成16开大小,拿“钱凿子”一下下砸出一排排铜板儿,一摞纸不能太厚,凿子砸不透;另外铜钱的间距要均匀,排列要规整。
“纸凿子”一般是铁质的,一头是类似铜钱的方形孔,另一头是封闭的把手。攥紧把手,拿榔头砸击顶部,在重力之下铜钱便力透纸背,使蛮力也不行,会把纸砸破烂。砸纸钱是既需要力气又要有技巧,每年都是由父亲完成,我则喜欢在一旁打下手,将砸好的纸钱挨张卷成圆筒状,像糖果纸一样将两头捏紧一拧,码成“小山状”,按照先人的份额分堆儿,最后系紧成捆儿状。
父亲管纸凿子叫“悦子”(谐音),那时候家家都有自己的悦子,在院子里叮叮当当砸起来,此起彼伏的砸纸声有点像打铁,这场景本身就是仪式感的一部分。鬼节一过,悦子就回归到工具箱里,等待下一年的出场。
中元节过后便是中秋节,各家拿出不同样式的月饼模子,准备自制月饼。模子的材质主要木、瓷、陶、石、金属。在天津,木制和陶制用的最多。木质多为杜梨木,也有枣木,雕刻的图案凹凸疏密,边角均匀,喜寿纹透着吉祥寓意。陶土模具雕刻相对粗陋,有寿桃、福字、梅花、鱼形等各种喜庆图案。月饼模具以圆形居多,方形少见,大小如烧饼般。
奶奶将五仁、红果、豆沙等馅料的面团摁入模具里,反过来在面板上敲打几下,再倒扣出来,栩栩如生的月饼便呈现眼前,曾经的“倒字”也变“正字”了,是有点子雕刻技术在里面的。
小时候爱翻父亲的工具箱,某次发现一只“木头鞋”,奶奶告诉我叫“袜撑子”,是用木板、木条打制成的,虽然看着像只脚丫模型,实际上是补袜子的模具。
那时的棉线袜子没有弹性且不耐磨,袜底破了,就把袜子套在袜撑上,在袜底补上一块布,就又能穿了。用袜撑补袜子还能防止把袜子两面缝到一起。有些人买了新袜子,先用袜撑子在袜底缝上一层布再穿,这样就能防止袜底磨损,延长了袜子的寿命。不过那时奶奶已经很少用袜撑子了,它灰土土的有些落寞,后来想想,也许是尼龙袜子诞生的功劳吧!
这些生活中的模具是祖辈们留下的生活印记,也是代表天津民俗的符号。记忆中那个年代的人非常勤劳,很多手工活都是靠双手完成,像打制黑白铁烟囱、套炉子、铺油毡、糊顶子、打家具这些活儿,都是父亲利用休息日完成的。
我曾经帮老师刻过蜡纸卷子;也曾和院里的姑姑们一起穿过草珠门帘;还跟着邻居学过用尼龙草绣篮子;知道将五根火柴棍儿绑在一起给馒头点“梅花红点”;物质的贫乏带来生活技能的提高,同时也增加了我的生活阅历,回忆中没觉得苦只感到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
木心说的“从前慢”,从前真的很慢,干什么事都有耐心,大人忙忙碌碌的单休,孩子蹦蹦跳跳的暑假,每件事每一天都过得很真实,很充实,有怀念,“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 是一句……”就是这样的!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