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曾经接触过一个反应,使用三氯化铁作为反应试剂构建一个杂环,TLC点板和LCMS反应显示主点和主峰就是要的!然而萃取拿到的东西很少,分析原因,觉得可能是三氯化铁吸附产物了或者过柱子出了问题了等等。分析来分析去没有找到原因。这个时候我们又仔细观察了产物结构,发现产物里有三级胺存在,我们立刻测试了一下水相的pH值,发现水相酸性比较强。这个时候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我们把水相调碱,重新用乙酸乙酯萃取,产率恢复正常了。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在萃取操作中,一定要牢记pH值这个概念,其实这招我们经常用,酸碱成盐反萃再中和。
以上例子只是一个引子。今天小编想和大家分享的是萃取中的盐析效应( Salting-Out)。有的产物虽然没有成盐,但是它在水里面的溶解度就是很好。这个时候,你有三个选择:(1)一遍又一遍的萃取,像有的小分子伯胺,在水里面溶解度就很大,几克的东西萃取好几升的溶剂。(2)筛选萃取溶剂,搭配醇类溶剂萃取;(3)不改变大的处理过程的前提下,往水里面加点盐进去,利用盐析效应,减小有机物在水中的溶解度。第三种方法Merck团队还专门发了篇SCI文章(Org. Process Res. Dev.2017, 21, 1355−1370),重点介绍了这个操作。
他们发现,如下的核苷中间体水溶性很好,萃取效果很不理想,需要多次萃取,在药物开发的Discovery阶段,这个完全可以接受。然而,放大就很麻烦了。
研发团队为此筛选了85种盐,不少的盐都能较好地改善萃取效果。然而综合考虑环保,经济性,毒性等因素。最终硫酸钠脱颖额而出成功解决了这一问题,增大地增加了萃取效率和回收率。
因此,大家在日常萃取过程中,不要盲目地用大量溶剂去萃取,先分析一下是不是PH值的问题。然后在看看是否可以加点无机盐搞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