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永远都想不到,有些掉进钱眼里的导游,为了能从游客身上多搜刮出来点钱财,能说出怎样逆天的毁三观言论。
最近,山东青岛,一位女导游彻底火了,火得一塌糊涂,全网皆知。
起因是这位女导游带着一整车的外地游客旅游,因为游客们在她所推荐的购物消费场所里表现得过于理性,没有进行太多消费,使得拿不到购物消费提成的女导游彻底恼羞成怒。
放下了职业道德与操守,便彻底暴露了真面目。
恼羞成怒的她开始公然在车上嘲讽满车的游客,拿着话筒先是理直气壮地嘲讽穷人说:“如果你穷,就待在家里不要出来,你出来就是你的错,不是我们的错。”
仿佛在她的认知里,穷人是不配外出旅游的,更不配跟着她的团游玩。
这还没完,嘲讽完穷人以后,这位女导游又继续朝着满车游客训话说:“你们这么小气,我相信山东对你们是这样的态度,同样别的地区对你们也是这样的态度。”
言外之意就是,跟团旅游却不舍得花冤枉钱得游客,山东不欢迎,其他地区也不欢迎,山东的导游不欢迎,其他地区的导游也不欢迎。
但问题是,你一个微不足道的导游,凭什么敢代表整个山东呢?又哪来的勇气敢代表别的地区?你以为你是谁?你又能代表谁?真是无知到了极点,夸张的自信程度简直可笑至极。
自我感觉超好的女导游没有就此罢休,瞧见满车的游客没有一人敢出言反驳她,她仿佛觉得自己成了高高在上的王,越来越自信,言语也越来越放肆,将心里话全盘说出:
“以前我们旅游圈的人都不太愿意接待四川的游客,四川人都很穷,出来不舍得消费,直到汶川地震后死了30万人,剩下的人才活明白,直到人就得活在当下,变得舍得消费了。”
以汶川地震嘲讽四川同胞,往所有人的伤疤上撒盐,如此恶毒的一番话,彻彻底底将她的丑陋暴露得淋漓尽致,由此也足以见得,她不是蠢,也不是无知,而是真的坏。
川人从不负国,川人从不负同胞,何敢以汶川地震嘲讽四川游客?
嘲讽完四川人,这位女导游仍不罢休,又开始点评起来河南人,“每个地区真的是非常欢迎河南人,因为他们愿意消费,河南人真的是通过自己的行动,把自己的脸给挣回来了。”
作为一个河南人,听完这番话我只觉得愤怒无比,什么时候消费水平成了评价各个地区游客的标准?又是什么时候游客的消费竟成了给自己地区挣脸面的评判标准了?
字字句句不提钱,却字字句句不离钱,真是掉进钱眼里,彻底没救了。
嘲讽穷人的无良导游有很多,嘲讽甚至辱骂游客不消费的无良导游也有很多,而这位青岛的女导游无疑是一众无良导游里最恶毒也最坏的那一个,直接甩了别人八条街。
为何车上的游客不愿意消费呢?
因为这位所谓的女导游,疑似带着满车的游客去了城中村的一家店,老板满胳膊都是纹身,几乎是以威胁的口吻介绍产品的,给人一种进了“黑店”的感觉,游客们当然不愿意消费。
打铁尚且需要自身硬,想要游客花钱,最起码你也得拿出配得上的服务和产品,否则谁愿意花钱看你的脸色,谁愿意无缘无故当冤大头,谁又愿意成为案板上随意任人拿捏的鱼肉。
尤为讽刺的是,这位言语里都流露着瞧不起穷人的女导游,似乎忘记了她自己其实也是个为了生计而不停奔波忙碌的穷人,埋怨游客不消费的她到了外地旅游,也未必太舍得消费。
人最可悲的莫过于,为了那点提成和业绩,忘记了自己原本的阶层,以为自己成了人上人,为了那百十块钱的利润,背叛了自己原本的阶层,不惜朝着自己的同胞显露出狰狞面目。
这件事儿的结局,令人颇为舒适。
青岛文旅局回应说,他们已看到相关视频,也已经约谈了涉事女导游所属的润纳国际旅行社的负责人,同时也成立了调查小组展开调查,将根据调查结果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舆论如潮,数十万双眼睛盯着,青岛这位女导游的饭碗必然是保不住了,大概率还会被拉进整个行业的黑名单,未来与“导游”二字再无缘分,这辈子再也别想吃上“导游”这碗饭。
只能说,天下人苦无良导游久矣,公众对无良导游的容忍度也越来越低。
类似的事件早已屡见不鲜,因为辱骂游客而登上热搜的导游更是比比皆是,在各大社交平台上控诉无良导游的帖子更是成千上万,原因也都大同小异——导游嫌弃游客不消费。
换而言之,言论逆天的青岛女导游,撕开的是整个行业的不堪。
导游为了拿到更多的提成和业绩,不厌其烦地向报团的游客进行推销,想方设法欲让游客在景区多消费,碰见豪爽的游客团是一种态度,碰见不愿意话冤枉钱的游客团又是另一副嘴脸。
强制购物、辱骂游客、威胁游客等现象频频发生。
似乎和中国的景区不需要回头客一样,中国的旅行社亦不需要回头客,一众无良导游们更不需要回头客,学得有模有样,做的就是一次生意,恨不得将前来游玩的游客榨干殆尽。
久而久之,旅行社和导游的风评越来越差,害怕花钱看人脸色的年轻人宁愿自己花心思做攻略也不愿意选择报团,而客流量越来越少的旅游团为了生存也不得不推出“低价团”。
为了摊平“低价团”的成本在市场活下去,旅行社需要想方设法从“低价团”的游客身上薅羊毛,带团的导游为了业绩考核与购物提成同样如此,使得“低价团”游客体验感极其差劲。
如此不断循环往复,几乎成为一种恶性循环。
虽说人们外出旅游的需求在日益增长,但外出旅游并不意味着人们就非报团不可,跟随着旅游需求不断增长的是人们对旅游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
越来越多的人宁愿多花些钱享受更为优质的服务,宁愿多花点心思享受更为愉悦的旅途,也不愿贪图省钱报团买气受,更不愿花了钱还要看导游的脸色。
出来旅游,就是享受的,是体验的,而不是受气的,来找骂的。
或许,只有等到旅行社和导游的名声差到无法挽救,真的没有人再愿意报团旅游的时候,旅行社和导游们才知道名声与风评的重要性,才知道回头客口口相传的可贵之处。
没有人愿意成为待宰的羔羊,而将游客视为羔羊的旅行社也注定要被市场所淘汰,只有优质的旅游服务,才能获得市场的青睐,长久存活发展下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