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雷科技 AI 硬件组 | 编辑:三明治 | 排版:JAY
" 一入苹果深似海,安卓仿佛是路人 "。
在数码圈里,似乎总是会有这样一句说法,也似乎总有这么一撮死忠果粉,坚信着世界上只有苹果 iPhone 才是智能手机的标杆,苹果 " 生态系统 " 要远超安卓手机的联动体验,而苹果自家的 iOS 系统更是要比安卓系统好用个不知道多少倍。
反正在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个坚定又执着的同事。
有执着的人,也就有摇摆的人。事实上,自 iPhone 16 系列发布后,身边不少原本长期用苹果做主力机的同事,对换上安卓旗舰手机蠢蠢欲动,围绕着安卓旗舰和新款 iPhone 之间的热议,也算是我们午饭时间的一个标准话题了。
(图源:苹果)
在很多 iPhone 用户准备换到安卓机时,小雷打算做一个 " 逆行者 "。
小雷算是个极其标准的安卓用户,对于苹果生态相关的硬件几乎是绝缘体,就更别提花大价钱去买新的 iPhone 16 了。
作为对比,雷科技编辑部的其他小伙伴则几乎个个都是「双持党」,也就是同时使用安卓手机与 iPhone,这让他们对两边的黑点都有足够的发言权,那岂不是只有我一个云用户要被这招堵嘴?
在他们的怂恿下,我交出了自己常用的小米 14,换来了雷科技编辑部采购的 iPhone 16 的一周使用权。一个星期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正好是一个新人上手最能体会到产品的时间段。
正所谓不吐不快,今天小雷索性在这里把话说明白,把我在这一个多星期里使用 iPhone 过程中遇到的那些让我不爽的点都吐出来。如果你有打算从安卓阵营换到 iPhone,一定要慎重。
(图源:雷科技)
接下来是照例叠甲:以下内容均为笔者本人感受,测试中的两款手机系统版本号分别为 18.0(22A3351)和 HyperOS 1.0.45.0.UNCCNXM,仅代表本人在短时间内体验 iPhone 16 中遇到的体验和痛点。
如果你不赞同,或者有什么要补充的,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那么废话不多说,咱们这就开始。
安卓换到苹果,
数据同步依然不方便
对很多安卓用户(包括我)来说,iPhone 确实是一个相对陌生且神秘的东西。
自己熟悉的软件应用、资料信息这些东西,能不能较为便捷地换到另外一套硬件和系统里,确实会成为很多人在换机之前犹豫的关键因素。
先说结论,二者之间换机的隔阂基本不存在。
(图源:雷科技)
在 iPhone 16 的开机流程里,苹果就会引导用户去下载一个名为" 转移到 IOS"的 APP。
使用这个 APP,即便是安卓用户也可以将自己的信息、联系人、日历、照片图库、APP 以及各项设置参数转移到 iPhone 上。
反过来也是如此,在 App Store 上就可以在下载到各家厂商的换机 APP,基本可以实现应用数据的无缝对接。
(图源:雷科技)
体验下来,和目前安卓之间的换机流程差别不大。
但是,小雷要说但是了。
从安卓手机换到 iPhone 上的应用,只是提供了一个可在 App Store 上下载的应用列表,并不包含应用程序里的数据信息。
换言之,给大伙施加无限痛苦的微信消息记录,还是得用传统的方法弄过去。
就算只是想恢复应用也不简单,因为苹果对于各地区应用市场的限制,只有在苹果国区上架的应用才能够被顺利地搬过来,其他应用该丢失的照样丢失。
什么?你对海外论文、生理健康颇感兴趣,希望在 iPhone 上也勤加钻研?
那只能换区了,至少我的不少必备应用都是借了同事的美区账号才能够顺利下载的,与此同时,苹果应用生态里存在的大量的付费应用也让从 "APK 随便安装 " 的安卓过来的我多少有点不习惯。
要应用安全,还是自由安装,这也算是一种两难抉择吧。
从安卓换到 iOS,
系统有流畅也有卡顿
不可否认,iOS 的系统动画确实很流畅。
尽管 iPhone 16 只配备了一块 60Hz 的屏幕,但是不管是应用的切入、切出,还是各种滑动的系统动效都是很顺滑的。
但是这种系统动画上的流畅,体验上和安卓旗舰手机的系统动画倒也没啥本质提升。
不仅如此,由于 60Hz 屏幕这一客观要素的存在,在刷诸如百度贴吧、新浪微博等信息流应用的时候,上下一滑动,你还是难免会注意到画面的粘滞感,这就不是系统动画能够解决的问题了。
(图源:雷科技)
只能说 2024 年,花 5999 元买 60Hz 屏幕,确实 "Only Apple Can Do" 了。
不仅如此,系统体验里还有些奇怪的地方,比如相机设置要到设置里调,以及让全网数码爱好者们津津乐道的 " 侧滑返回 "。
(图源:雷科技)
简单来说,iOS 的侧滑返回已经不是好不好用的问题,而是你永远不知道这手势啥时候能用啥时候不能用。
在普通的 APP 中,你确实能通过左边侧滑返回到上一个界面。
(图源:雷科技)
虽然没有右边侧滑这么顺手,但是起码能用,只是会让我非常想念当年安卓手机底部的三大金刚键而已。
但是在很多 APP 的搜索界面里,你想习惯性地用侧滑手势返回到上一个界面是不行的,只能去点击屏幕左上角或者右上角的返回键才能行。
到了 Apple Music 的播放界面里,侧滑手势返回又不能生效了,这时候你得通过下滑退出播放界面,然后才能够正常使用侧滑手势。
(图源:雷科技)
至于安卓必备的花活,什么分屏模式、小窗模式,它也都不支持,只有画中画能让你看个视频。
其他诸如应用双开、应用锁、长截图、通话录音、息屏显示等在如今安卓机上已是标配的功能我就不说了,很多人喊了好几年都没等来苹果给标准版 iPhone 加上。
至于声名远扬的后台?
这一次,苹果为了 Apple Intelligence,特地给 iPhone 16 标准版也上了 8GB 运存。
也没提升多少,就和现在烂大街的安卓千元机标配差不多,甚至还没有跟上已经普及了 12GB 运存的安卓中端机配置。
但你别说,苹果的后台机制确实可以让它同时保存更多的后台应用,至少在我体验的这段时间里,大部分后台应用都没有出现过重新加载的情况。
(图源:雷科技)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在苹果上就不会遇到后台重新加载的问题,比如很久以前的相片没杀,刚开没半天的知乎却给掐了;编辑好的文档或者浏览网页的进度,后台看着页面确实是冻结了,但是再次打开却丢失了进度。
但是对比我曾使用的几台安卓旗舰手机来说,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少见的。
这一点,倒是能给苹果加一分。
iPhone 16 的影像力,
已无法和安卓比肩
这就是我对 iPhone 16 影像能力的概括。
从硬件上看,iPhone 16 的影像配置升级有限,iPhone 16 的主摄像头保持与 iPhone 15 相同的 48MP 分辨率和 f/1.6 光圈,超广角相机的光圈也就从 f/2.4 增大到 f/2.2,以改善低光环境下的拍摄效果。
(图源:苹果)
这个参数嘛,嗯,就很一般。
实测日间拍摄,你用 iPhone 15 拍出来啥样,那 iPhone 16 拍出来就是啥样,样张中保留了不错的暗部细节,整体色彩还原也已经足够到位,没啥过度锐化的痕迹,画面看着干干净净,肉眼观感足够舒服。
(图源:雷科技)
这颗 12MP 的超广角,倒是到了 iPhone 14 Pro 的水平,但是样张画质依然是经不起放大后细看的,随手拿来拍点风景、建筑或大合照时,那应该还是够用的。
(图源:雷科技)
iPhone 16 首次支持的微距摄影,这在安卓阵营都算不上个功能了,不过实际用来拍玩具还是很受用的。
(图源:雷科技)
长焦?没有,主摄 2X 变焦那都是什么年代的玩意了。
真要说特别的地方,那就是这次优化了这代手机的影像处理管线,引入了最新一代 " 摄影风格 "。
(图源:雷科技)
这玩意本质上,算是一个有着类似 RAW 形态的调色滤镜,你不仅可以在相机预览框里想换就换,还可以随时调节曝光、饱和参数,而且保证画面不会出现断层,让你随时对拍下来的照片实施回炉重造。
这个还挺好玩的,希望安卓厂商找法子跟进一波。
至于友媒大力鼓吹的这颗全新的相机控制按键 ...
(图源:雷科技)
可能是因为很少用这种压感设备的缘故,我根本把握不好按下去和触发功能的力度,而且整个操作逻辑很不好把握,具体内容可以参考我同事所写的《相机按钮》一文(全网搜索 " 相机按钮,雷科技 " 即可),在此不再赘述,总之苹果哪怕把它设置成只有拍照一个功能的按键都不至于这么别扭。
对了,按住相机控制按键附近的边框,还能触发触屏失灵的 BUG,这个大伙知道吗?
iPhone 的性能
只比安卓旗舰差一点点
不管某些厂商怎么强调系统优化的重要性,我始终认为影响日用体验的第一大要素,那肯定是性能。
再出色的厂商,也不可能把骁龙 778G 芯片调教到骁龙 8 Gen3 芯片的水平;用着前代 A16 芯片的 iPhone 15,根本没碰瓷用上 A17 Pro 芯片的 iPhone 15 Pro,我想很多读者应该都会认同这个观点吧。
但是 iPhone 16 却不一样,它用上了与 Pro 版同代的 A18 芯片。
GeekBench CPU 单核得分为 3252 分,多核得分为 7947 分, 放在目前市面上的旗舰芯片里属于傲视群雄的存在,就是 GPU 性能依然赶不上骁龙 8 Gen3 和天玑 9300 的表现,存在约 10% 左右的性能差距。
(图源:雷科技)
在实际游戏中,iPhone 16 基本上运行热门 3A 游戏都可以稳定在 60 帧的样子,《鸣潮》《崩坏:星穹铁道》中的表现都要比搭载了骁龙 8 Gen3 的小米 14 更好,但是机身温度也来到了相对烫手的 45 ° C 左右。
(图源:雷科技)
换成轻度游戏,例如我日常打发时间的《英雄联盟手游》这类游戏的话,iPhone 16 只有 60Hz 屏幕的弊端就显露出来了,120Hz 的 MOBA 体验和 60Hz 的 MOBA 体验确实是截然不同的,追求高帧游戏的用户会很不习惯。
iPhone 的信号与续航,
已看不到安卓背影
至于很多人关心的,"iPhone 的信号和续航是不是真的很离谱?"
这个问题,需要具体分析。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场景,你其实很难感觉到 iPhone 16 的信号和其他手机之间存在什么不同。
不过在这次体验的过程中,我正好遇上了难得一见的长途出差,因此我也顺理成章地将 iPhone 16 带上了。
在高铁站这种本来信号就很严苛的地方,iPhone 16 有接近一半时间都无法稳定在 4G 网络,甚至有概率出现断联的现象。
(图源:雷科技)
到了地铁、电梯、发布会这类场景,看着别人刷短视频,iPhone 16 那更是连微信发文字都费劲,与此同时,小米 14 还能保持比较稳定的 4G 网络状态,当然实际能不能联上网就是另一回事了。
不过 Wi-Fi 体验倒是还行,在我们办公室和我家卫生间都能保证稳定的连接状态——至少不会上不了网。
续航这块,iPhone 16 则是迎来了史诗级升级——
电池从之前的 3349mAh 提升到了 3561mAh,有线充电功率按说也有提升。
(图源:雷科技)
实际用起来,因为 60Hz 屏幕和 iOS 的调度策略问题,iPhone 16 的续航表现感觉还可以,在出门的情况下体验和小米 14 相差不大,都可以在持续使用数据网络、在线视频、音乐流媒体和社交媒体的情况下,坚持半天左右。
至于有线快充,实测基本还是 "27W 快充 ",在回血这块的体验和安卓不可同日而语了。
iOS 是 iPhone 的核心优势,
安卓用户慎换
和之前想象的有些不同,实际体验下来,即便是此前从未使用过苹果设备的我,也能发现 iPhone 和安卓手机之间的相似之处。
相比于安卓,iPhone 16 确实拥有着安全、省心且流畅的 iOS 系统,和苹果生态体系内的产品联动更是值得所有国内厂商学习;但是产品本身配置素质一般,系统部分功能和交互设计的缺失,也确实给我带来了诸多的不便,特别是部分关键应用的区域限制,让我这个海外手游党很难接受。
(图源:雷科技)
所以结论是,我想我肯定不会选择购买一台 iPhone 作为主力机。
但是这次体验,也确实让我明白了:手机市场就像一座围城," 城外的人拼命想冲进来,城内的人拼命想冲出去 ",总会有苹果用户想从苹果换到安卓,也总会有安卓用户想从安卓换到苹果。
但是所有产品都是有利有弊的,就如有人不能忍受系统广告一样,也会有人永远不能忍受认同小一万的手机连通信质量都做不好;有人不能忍受安卓应用对用户隐私的步步窥探,就有人不能理解怎么这世界上还会有 60Hz 屏幕的旗舰手机。
不管是安卓、iPhone,还是咱们自家的鸿蒙设备,这世上就从来没有一款完美的手机,有的只是一款适合自己的手机。
由此看来,双持好像、似乎、应该、可能、大概、也许,确实才是唯一的正解?
那剩下的问题,就是我的钱包了。
End